返回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生真奇才【求订阅】(第1/2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形势急转直下。当清河县东城门处响起震耳的欢呼声时——这当然不是睢州军打退了梁山军后的欢呼,而是梁山军彻底在城头站稳了脚跟后的喜悦呐喊。

    瞬间里不管是段鹏举还是无数睢州军士,都有种大势去也的无力感。

    已经乱做一团的东城守军,在登城梁山军的攻杀下,仿佛豆腐渣般,节节败退。

    两刻钟的时间不到,吊桥坠落,城门大开,在城下薛永等上千双眼睛的期盼下,清河县的东城门彻底被梁山军控制了。

    “众兄弟,随俺杀进城去――”高高扬起手中的点钢枪,薛永大喊一声,一马当先的便向着城内杀去。

    “冲啊――”

    “杀啊――”

    更大更喧嚣的呼杀声在清河县东城的上空回荡。

    “快,快走――”段鹏举手提一杆长枪,一马当先,引军向前。可却不是去往东城支援,而是前往西城逃避的。

    也就是在城中了,街道横幅宽度狭窄,没有什么大阵列配合。梁山军纵然犀利,睢州军也还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战术思想就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

    事实证明,如此乌龟壳战术,宋军才是祖宗。

    那范仲淹、章楶的“浅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与“结硬寨、打呆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耗费钱粮和时间成本,但是达到既定目的——少吃败仗,压缩敌人的战略和战术空间,对敌以多重打击,出其不意等等效果,且宋朝对比西夏、契丹有这个钱粮和时间,满清对比太平也有这个钱粮和时间。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做法,这表明着彼军野战能力的薄弱。

    一万多兵马用很短的时间就在济州城外立起了一座大寨,并且以主寨为中心,构造诸多的小型堡寨,彼此呼应,相互照应。如此,一处坚固战略防御工事就在梁山军的眼皮底下成型。

    折可求在抓紧时间修理地球的同时,自然也多次来观察济州城。彼处似乎没有布置那格外犀利的梁山砲,但是城头堆积不少土袋,还悬挂着一种藤筐。

    虽然这并不能完全抵御下石砲的轰打,可也真的减轻了石弹不少威力。

    城头上并无太多守军,可他敢肯定,那城下必然藏着许多兵将。且护城河宽阔,其后还有一堵分外碍事的羊马墙。

    己方若要发起攻势,怕不等渡过那小五丈宽的护城河,贼兵就已经纷纷到位。

    济州城池并无破损,高度不低于三丈。这个高度的城墙也似乎是州府一级治所的标配,那厚度绝对不低。城墙上女墙箭垛环布紧密。

    而羊马墙上每相隔十丈就有一座双层木楼修筑,看模样该是以硬木搭建好的临时敌楼,就架在护城河边上,下方环以羊马墙,上方用木板围起,中间开设箭窗。

    这种木楼结构虽是简易,可甚为坚硬,虽每每被炮石砸中之处当场就会塌毁,但别处还能接着用,反而比城墙上的敌楼实用性更强,往往能抵御宋军两至三炮。

    城中贼军制造了不少如此般的木楼,以至于宋军石砲几日轰击,可以说半点成绩都没。这叫折可求好不惊讶。

    此外为了加强防卫,早前那济州知府程万里就曾说过,其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处还修筑了大量的藏兵洞。战时,可为守城将士提供躲避之地,以避免遭受到敌军的远程力量打压,且各个藏兵洞之间相互通联。极方便了调兵和其隐蔽性。

    “必然要有一场血战啊……”折可求心中明白道。这般的攻城战他不愿意打,可他受童贯的严令,要遮掩金陵水师北上,这济州若是夺取不下,他还南下作甚?

    梁山泊大寨。

    徐宁拿到济州城飞鸽送到的信报,高兴地叫人请来闻焕章。“先生真乃奇才。那串楼好不神异,官军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