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后,方宏站在一座枯崖顶上,莫莫叹气。
身边,躺着两个人,一个是张树桥,一个是许凯。
本来方宏是要面向水友直播训练过程的,莫奈何现在的情况,直播出来就是个笑话。
方宏对张树桥和许凯的要求是,从海拔两千到海拔四千,可以两个小时负重登山,并保证体力充沛,就可以达到翼装飞行的最低要求。
但是这两位身上的脂肪多,或许还有年龄偏大的原因,造成体力不那么好,连续三天登山,一天比一天惨。
每一次最后都只能滑翔伞了事。
张树桥坐了起来:“我们也知道原因,不过体能实在达不到要求的话可以直接尝试啊,每隔一周,体力储存到最好的时候,就可以尝试一次。”
张树桥说的原因,其实是就是对于身体的调整。
作为最快速的无动力水平位置移动运动,翼装飞行的要求很高。
没有乘坐直升机上山,然后开始训练这种说法。
登山运动在于恒久坚持,这一过程中身体机能得到充分激活,同时刺激产生各种激素,到了崖边,一跃而下的一颗,肾上腺激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让人的头脑同时兼顾理性和感性的极限思维,在能够良好的操作翼装。
人的理性和感性很多时候是互相对立的,你要么理性,要么感性,只有在高强度的运动后,遇到高刺激,才会让人产生出激动情绪下的冷静,之前方宏火山逃生,无疑就是被刺激到产生了大量肾上腺激素,才能将平衡力点高一级的。
虽然普通人没有说点技能点这个说法,可是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依旧非常关键。
当然,如果你已经千锤百炼,能够参加正式比赛了,那么节约体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张树桥和许凯久久迈不出第一步。
方宏皱眉:“你第一天做运动员?你不知道体能储备和运动生命之间的关系?”
的确普通人就有正常的体力峰值,到达体力巅峰时,每个人都能感觉自己运动能力比平时更强,而运动员会运用体能储备的方式调整体力潮汐,相对于各个运动的不同调整方式也不同。
简单点说,马拉松运动员,每一周完成一个马拉松,保持常规运动,在非赛季每一天一万米,保持身体状态,在科学的计划下,等到正式参加比赛时,体力潮汐到来。同等身体条件下,谁调整的更好,就更能争夺冠军。
拳击运动员经常一年一个周期,某些奥运项目甚至调整为四年一个周期。
而对于极限运动员来说,这也是同样存在的,并且在精神方面的要求,比普通运动员要求更高。
以张树桥和许凯的年级来讲,如果不一步步适应,恐怕还没练成初级菜鸟,差不多就可以退役了。
甚至于,在完美环境下出意外死掉都有可能。
这只是初级训练,选择的环境是贡嘎山东侧一个落差一千六百米海拔四千米的无雪崖顶,风速低,没有逆光,地面没有障碍物,整个崖壁垂直非常大,没有起步危险,几乎是这项运动的初级场所中最优良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下都成功不了,那还说个屁的学习翼装飞行运动。
当年方宏第一次进行这项运动时,是在东欧完成的,环境比之这儿更恶劣。
张树桥和许凯站起身来:“难道真的达不到初等要求?”
方宏指着两侧的山:“一跃而下,突然失神,就永远醒不过来了。”结果就是撞上崖壁,变成肉泥。
张树桥咬牙:“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
“高海拔训练,长期,一年以上的时间会有质变。短时间的话,减肥,控制饮食,调整身体状态,戒烟戒酒,自己选吧。”
之所以方宏不能做一个正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