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平家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雾浓的高野遁世,除了一心一意祈求后世冥福之外不再理会世上之事了。古时曾有身托于商山之云、心寄于颖川之月的人【5】,不都是因为学识渊博,志向高洁,所以才弃世离俗的吗!隐居在高野的宰相入道成赖,听到京中的种种传闻,说道:“看来,我等早日决心遁世,确是明智之举。如果是在朝中听到这些消息,那该怎样自处呀!保元、平治之乱,已是悲惨之至;也许是因为当今已是末世吧,以后还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乱子来呢!我正是拨云登山,犹恐不高;入山隐居,犹恐不深呢!”这话确实不错,这世间实在不是心地善良的人能够安居的。

    同月二十三日天台座主觉快法亲王因为屡次辞退,仍以前座主明云大僧正为天台座主。入道相国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他女儿身为中宫,女婿官居关白,所以觉得万事尽可放心了。他说:“一切政务完全jiāo给天皇处理好了。”便回到福原去了。前右大将宗盛卿急忙进宫禀奏,高仓天皇说:“法皇将天下禅让给我,我本无心于政务,还是一切由你与关白商量着办吧。”根本不予理睬。

    法皇在城南离宫,冬天已过去了一半,只有山野的烈风呼啸,清冷的月色惨白地照在庭院中,院中虽有积雪,却无踏雪寻访之人;池面上结满了冰,却没有群集喧闹的鸟雀。大寺钟鸣犹如遗爱寺【6】的声响;西山的雪,恍若香炉峰【7】的景色。霜夜寒风,音响微传于御枕;晓冰行车,轨迹远伸于门前。行人征马,匆匆走过的情状,凡夫俗子混迹红尘的景象,一看之下,陡然生出不尽的感慨。法皇曾说:“守卫宫门的乡间武士,日夜克尽职守地警卫,不知这是前世结下的什么因缘。”因而非常惶恐。眼前的所有景物,无不引起法皇的忧思。因为这些景物,有的象昔日的游幸,有的象参拜诸山神社佛寺,有的则象万寿贺典,于是禁不住流下怀旧的泪水。暑来寒往,春去秋至,时间已到了治承四年。

    --------------------------

    【1】《孝经孝治章》有云:“明王以孝治天下。”

    【2】虞舜父顽母嚣,见于《尚书尧典》。此处所云唐尧的孝行,不见于典籍。

    【3】宇多天皇于宽平九年(897)退位出家,云游诸山灵寺。

    【4】语出《荀子王制篇》,亦见于唐《贞观政要》。

    【5】商山之云,指商山四皓,汉初的四位贤者。颖川之月指许由,帝尧时避居颖川,不愿接受帝尧的禅位。

    【6】江西庐山的古寺,白乐天《白氏文集》有云:“遗爱寺之钟,欹枕而听;香炉峰之雪,拨帘而看。”

    【7】香炉峰在遗爱寺后面。

    --------------------------

    一

    严岛临幸

    治承四年(1180)正月初一,在鸟羽殿方面,因为未获入道相国的许可,法皇也表示应该谨慎小心,所以一直到初三也无人前来拜谒。但已故少纳言入道信西的儿子、樱町中纳言成范卿,以及他的兄弟左京大夫修范卿,获准晋见法皇。正月二十日,是东宫【1】穿裤和吃鱼的日子,举行了庆贺典礼,但在鸟羽殿,法皇却只当这是别人家的事情,只是听说而已。

    二月二十一日,高仓天皇没有任何病症,却被逼禅位,让东宫践祚。这完全是出于入道相国的专横跋扈。平家的人都说时运到了,全都高兴得手舞足蹈。神镜、神玺、宝剑这三件神器【2】照例是要传给新帝的。公卿们在行礼的地方坐下来,一切按照例行的仪式进行,由辨内侍【3】捧出宝剑,在清凉殿西面由泰通中将接了过去。接着备中内侍捧了放神玺的匣子出来,隆房少将接了过去。内侍想,自己亲自捧这神器的匣子,今夜也许是最后一次了,心里生出无限感慨。少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