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平家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坂构筑土城固守。

    同年九月二十日辰时一刻,僧众三千人、官军二千余骑,总计五千余人,对早井坂发起攻击。这回本想不至于失败,但是僧众想让官军当先,官军又想让僧众在前,互相观望,不能齐心合力,城内弩石齐发,僧众和官军全部被歼。堂众一边有各国的窃贼、强盗、山贼、海贼等,都是贪婪横暴,不惜xìng命的亡命之徒,他们拼死力战,所以这回又是学侣方面吃了败仗。

    --------------------------

    【1】灌顶是佛教密宗在授戒时以香水浇注头顶的一种仪式。

    【2】真言宗说佛具备五种智,即法界体xìng智、大圆镜智、平等xìng智、妙观察智、减所作智。五智光院是法皇建在天王寺内的堂舍,安置大日如来,别名灌顶堂。

    【3】灌顶时以五瓶盛五种香水,表示五智,故称五瓶智水。

    【4】法师原是美称,言其通达佛法,可以为人师范。但是后来失掉了尊严,仿佛中国之说和尚。中古时代的僧兵,纵横一时,后白河法皇把山法师的难以驾御比之为贺茂川的水。

    【5】佛教徒遵照印度的习惯,每年从四月十五日起九十日,在房内修行,称为结夏安居,在期间服役的杂役称为夏众。

    【6】即佛门弟子依法修行的人。

    --------------------------

    十三

    山门灭亡

    自此之后,山门越来越衰落,除十二禅众【1】之外,很少有住在那里的僧侣了。各处山谷里僧院的讲演也多已停止了,本殿里的功课也停顿下来。修学之窗既闭,坐禅之床亦空;四教五时【2】,春花不复发香,三谛即是【3】,秋月亦复昏暗。三百余年之法灯,无复人挑;六时【4】不断之香烟,也将中断。当年堂舍高耸,三重楼台chā于碧空之中;栋梁竞秀,四面椽头隐于白雾之间。而今天只有山风雨露供奉佛前;月夜的灯光,从破败的檐间透出;惟有早晨的露珠成了莲座上的装饰。

    到了末世,三国【5】的佛法也都先后衰微了。在遥远的天竺,昔日释迦弘法的竹林精舍,给孤独园【6】,此时已成狐狼栖息之地,只有残壁断垣隐约可见了。竹林园中,白鹭池水早已干涸,只有野草丛生;退凡下乘的碣石【7】也早已颓圮,布满青苔了。震旦的天台山、五台山、白马寺、玉泉寺等地,都已荒废再无僧人居住,大乘、小乘的经文都在箱中朽成了灰,我国南都的七大寺也已荒废,八宗九宗【8】都已绝迹。爱宕、高雄等地,昔日堂塔林立,而今,一夜之间全变成了废墟,成为天狗【9】栖息之所了。倍受尊崇的天台宗圣地,想不到在当今治承之世竟会颓圮,凡是有人心的无不为之悲叹。在已无僧人居住的居室的柱子上,有人题了一首歌:

    忆当年,崇佛护国称灵地;

    看如今,僧房空寂成荒山。

    这也许是因为想起了当初传教大师【10】在这里草创时,曾祈祷无上正等觉【11】诸佛加以护佑的事,才题下这首歌的吧,实在令人不胜感慨!每月八日是yào师如来的缘日【12】,却听不到诵念“南无yào师”的声音;四月是山王【13】权现垂迹的月份,也没有奉献币帛的人们;只有那朱色的玉垣【14】显得神圣古旧,残留着一些标绳【15】叫人凭吊而已。

    --------------------------

    【1】在比睿山的法华三昧堂里修行三昧的十二个僧人。

    【2】释迦一生的说教,分为四种,称之为四教。天台宗分别称之为顿、渐、秘密、不定;按时期又可分为五时,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时。

    【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