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平家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阿罗汉),出佛身血,离间僧徒团结。

    【7】佛教里的恶道为: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8】京都右京区嵯峨,现有祉王寺。

    【9】古时日本习俗,七夕之夜,相爱着的男女各在楮叶上写下心愿,用以祈祷。

    【10】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为“念佛往生愿”,只要一念佛,临终时,阿弥陀佛便会同观音、势至诸菩萨前来迎接,往生净土。

    【11】是中古时期日本fù女外出时穿的衣服,连头遮住,类似斗篷。

    【12】一莲托生是净土宗信徒的一种理想,是说死后被圣众迎接到净土,坐在莲花座上。

    【13】后白河法皇在宫中所造佛堂,名为法华长讲阿弥陀三昧堂,后来屡遭兵火。这里所说的记事册,现在尚存一册,记有祉王等四人的名字。

    --------------------------

    七

    两代皇后

    从古至今,源氏与平氏两家共同辅佐朝廷,若有不服王化、蔑视朝纲者,则共同施以惩处,因而世上没出什么大乱。但自从保元之乱【1】源为义被诛,平治之乱源义朝伏法之后,源氏后裔,有的被流放,有的被削职,至今只剩平氏一族非常繁盛,无人敢与他们对抗。照这情形说来,似乎以后不会出什么乱子了。但自鸟羽院【2】驾崩之后,经常发生兵戎相见之事,其中官员被判死罪,被削官停职,十分频繁,国内动dàng不安,世间极不平静。尤其是在永历、应保【3】年间,上皇的近臣常被天皇治罪,天皇的近臣又常被上皇降罪【4】,朝中大小官员,人人自危,惶恐不安,真可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天皇和上皇本是亲父子,应该没有什么根本的冲突,但却经常意外地生出事端,这大概也是因为濒临末世,人心险恶之故吧。天皇常常违逆上皇的意旨,其中有一件事更是耸人听闻,受到世人指责。

    已故近卫天皇的皇后,当时被称为皇太后的,是大炊御门右大臣公能公的女儿【5】。近卫天皇过世之后,迁出了皇宫,住到近卫河原的邸宅。因为是先帝的皇后,所以过着隐居的生活,到永历年间已是二十二三岁了,虽然已过盛年,仍享有天下第一美人的声誉。二条天皇【6】生xìng好色,暗地里叫高力士那样的人在外边搜罗美女【7】,竟将情书送到皇太后那里去了。皇太后当然不加理睬,天皇却把这事公开了,宣谕右大臣家:立藤原多子为皇后,着即进宫。这真是天下奇闻,于是公卿们开会进行讨论,纷纷发表意见,一致认为:“查异国的先例,中国的则天皇后原是唐太宗之后妃,高宗之庶母,太宗驾崩后,被立为高宗的皇后。这个先例,是极为特殊的。我朝自神武天皇以来,经历七十余代,从未有立为两代皇后的事。”公卿们众口一辞一致诤谏。上皇也颇不以为然,力劝天皇,天皇却说:“天子无父母【8】,我凭十善【9】的戒功,得登万乘宝座,这样一件小事,还不能由自己做主吗?”一意孤行,定下了进宫的日期。上皇对此也无可奈何。

    皇太后听到这个消息,终日以泪洗面,叹息道:“还不如在久寿的秋天,先帝去世的时候【10】,与先帝一同化为旷野上的薤露,要不就离俗出家,就不会遇上这种可悲的事情了。”父亲右大臣劝慰道:“书上说,不顺应世俗的便是狂人。既然天皇诏书都下来了,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如果能生下一个皇子,老朽我也就被尊为外祖父了。这次进宫真是可喜的吉兆呀,这也就是你对老父最大的孝行了。”皇太后没有回答。后来却传出她这时写下的一首歌:

    竹节逢忧患,怎得不沉沦;

    徒负不义名,永世恨难泯。【11】

    这首歌不知为什么传到外边,人们都说歌词凄婉优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