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9 章(第1/4页)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毕业证书(4)

    笔者还专访了时任南京黄埔同学会会长的廖运泽老人,南京同学会理事、常州政协委员蒋超雄等老人。由于年代久远,他们已难分辨出当年自己领的是哪一种毕业证书了。有的黄埔一期老人只记得是有换发证书一事,并且两种证书都领过;有的老人则十分肯定地说,在毕业时,正逢东征激战中,除发了一柄佩剑外,其他什么也没发过,“东征打仗就算毕业”;有的老人则对两种毕业证书持怀疑态度,却又说不出道理,仅说记得蒋中正校长在一次讲话中宣布,毕业证书样式已jiāo孙中山先生审定。

    由于两种证书的长宽尺寸不同,颁发时间不同,潘学吟的那种证书在设计和印刷上显得简单一些,因此,也有人推测潘的那种证书有可能是校军东征归来后补发的。在所署时间上,有意提前到军校最初宣布第1期毕业时的1924年11月30日。

    近年,笔者始看到黄埔一期毕业生贾伯涛曾撰写过一篇关于毕业证书的化名文章。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75年8月4日香港《晶报》,署名“王向武”,他写道:

    1974年初,我(王向武)随美洲华侨团体,回台参加庆祝(活动)并观光,曾到巍峨堂皇大厦之国父(孙中山)纪念馆参观,看到黄埔军校纪念部分内,陈列有许多照片,其中……悬有卒业证书影本一张,内文为“本校第一期学生贾伯涛按照本校规定步兵科教育修业期满考试及格特给证书”,署名为:海陆军大元帅、陆军军官学校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

    1984年6月,宋希濂等黄埔校友在广州纪念会上喜相逢。

    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一日给。在日期上盖有军校长形关防大印,该证书上方正中,印有国父照片,左右有国党旗jiāo叉,下方无边,似已被裁掉,看去非完整之原形。当时并未究其原因,后在友人处看到,黄埔军校50周年校庆特刊内,亦刊有类同之图片。稍后两天,到国军历史资料馆参观,发现另外有一张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证书原件,单独陈列一玻璃橱内,甚为惊奇,细视之,与国父纪念馆内所陈列之影本完全不同,而与普通学校之文凭形式相仿,已无国父署名,仅有校长蒋中正,党代表汪精卫,内填毕业生为王锡钧。乃引起我的好奇心,yù追究其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何以同为第一期毕业生证书,为什么有两种形式的文凭?遂请教该馆执事者。据答,两种都是真的,陈列在国父纪念馆之影本,系原始发给的,以后改掉党代表汪精卫,改发第二种,将原始发的,悉数收回,予以焚毁。仅因奉命执行焚毁人贾伯涛,将其自己的一份原件秘密抽出,保存迄今。询贾、王两人,现是否还在台北?拟往访询明其究竟,并想看该原始证书的原件。承告,王君早已亡故,贾君据闻现在侨居美国。

    11月初,我返回纽约,探得贾伯涛君住址,即往问该两种文凭之经纬。承贾君陈述其情形甚详。

    我问:黄埔军校第一期文凭,何以有两种不同的,其经过情形如何?

    陆军军官学校关防,早期黄埔军校毕业证书上加盖的即是此大印。贾答:国父于民国二十三年春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武力干部,委派蒋校长为校长……(孙中山)自兼总理,并设党代表及政治部,委派廖仲恺先生任党代表,初任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旋由邵元冲继任,不久改任周恩来,负责政治训练及政工指导。次年第一期学生毕业后发给毕业证书,是项证书,系由政治部制发,故证书下方中央,绘有镰刀、斧头、步qiāng之图形,表示农、工、兵合作革命。此图形为共产党标志,亦象征黄埔军校本为国共合作所办的。于黄埔军校第一次东征胜利,军次梅县,分发各毕业生。迨回师广州,驱逐刘、杨之后,廖党代表被刺身亡,改由汪精卫继任。蒋汪以该文凭下端绘有共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