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3 章(第1/4页)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期,红10军参谋长。

    蔡升熙,黄埔第1期,红25军军长

    左起: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叶挺在1938年春合影。唐澍,黄埔第1期,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

    冯达飞,黄埔第1期,湘赣军区参谋长。

    孙德清,黄埔第1期,红2军团参谋长。

    刘畴西,黄埔第1期,红10军团军团长。

    左权,黄埔第1期,八路军副参谋长。

    宣侠父,黄埔第1期,八路军高级参议。

    袁仲贤,黄埔第1期,三野第8兵团政委。

    周逸群,黄埔第2期,红2军团政委。

    熊受暄,黄埔第3期,红1军政治部主任。

    肖人鹄,黄埔第3期,红5军军长。

    吴光浩,黄埔第3期,红11军军长。

    朱云卿,黄埔第3期,红1方面军参谋长。

    段德昌,黄埔第4期,红6军军长。

    李天柱,黄埔第4期,红8军军长。

    伍中豪,黄埔第4期,红12军军长。

    何昆,黄埔第4期,红14军军长。

    李鸣珂,黄埔第4期,四川省委军委书记。

    刘志丹,黄埔第4期,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曾中生,黄埔第4期,红4方面军参谋长。

    王世英,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敌工部部长。

    袁国平,黄埔第4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李运昌,黄埔第4期,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副司令员。

    第十章 军神将星(3)

    赵尚志,黄埔第4期,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

    潘中汝,黄埔第5期,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总指挥。

    陶铸,黄埔第5期,广州军区政委。

    黄公略,黄埔高级班,红3军军长。

    李青云,武汉分校军事教官,红15军军长。

    项英,武汉分校政治教官,新四军副军长。

    张国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委。

    李富春,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四野副政委。

    王良,武汉分校,红4军军长。

    李超时,武汉分校,红14军政委。

    徐彦刚,武汉分校,红1军团参谋长。

    邓萍,武汉分校,红3军团参谋长。

    刘型,武汉分校,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

    张友清,武汉分校,八路军总部秘书长。

    程子华,武汉分校,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

    夏曦,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红6军团政治部主任。

    20世纪80年代,经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有36位军事家是中国革命战争最终取得辉煌胜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这个由máo zé dōng、周恩来、朱德……方志敏、刘志丹等组成的英名方阵里,可看到有16人曾经在黄埔军校留下过青春的足迹,他们是:máo zé dōng、周恩来、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陈赓、罗瑞卿、许光达、许继慎、蔡升熙、段德昌、左权、黄公略、刘志丹。

    guó mín dǎng将领与“黄埔系”

    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名声显赫,国共许多高级将领都出身于此校。尤其是在guó mín dǎng军中,黄埔军校师生出身的将领更是蒋介石的嫡系,大多数guó mín dǎng军将领见蒋称呼“委座”,而黄埔师生皆称“校长”,从这一别样的称呼上就透着一股亲热劲,而蒋校长也对这些一期接一期的师生青睐有加,日渐形成了以蒋为首的“黄埔体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