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1/4页)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非常重视。孙中山给自己的外孙起名“永丰”,并选择“6月1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作为军校的开学典礼日,都是要人们记住他亡命“永丰舰”的沉痛教训,纪念在那次“剧痛”后换来的思想转变和精神飞跃,为建立一支革命的军队而努力奋斗。两个“6月16日”,对孙中山此后决心创建革命军队,进行东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等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孙中山五上黄埔岛(1)

    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这一天,广州军界要人起了个大早。孙中山偕夫人在凌晨6时即从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出发,乘“江固”号军舰直驶黄埔岛,“江汉”军舰随同侧翼为护卫舰,随行的有胡汉民、汪精卫、谭延、林森、许崇智等文武高级官员,于7时40分抵达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校党代表廖仲恺率全体师生在校门前码头排队迎接。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演说孙中山到校内休息室小憩之后,先至校长办公室浏览了教职员表、第1期教学计划等各项图表,并接见了全体教官和学生队长。军校安排了两个批次的会见,由教授部主任王伯龄带领各教官,教练部主任李济深带领各队长及特别官佐晋见孙中山。8时50分,孙中山巡视军校教室及学生寝室等地,至9时20分回校长室稍微休息后,即走向开学典礼的会场。

    9时30分,开学典礼在军校俱乐部的大礼堂举行,国共两党人士和军校师生500多人列队参加。孙中山以军校总理的身份致词,发表长篇演说。他首先郑重宣布,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就是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强调办军校要学习苏联经验,指出俄国革命之能成功,是“因为有了革命军做革命党的后援。”“我们现在开办这个学校,就是仿效俄国。”他阐明了办校的起因和方向,指出:“中国革命13年,一直到今天,只得到一个空名。所以中国13年的革命完全是失败,就是到今天也还是失败。”“这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他接着指出了办校的目的和指导方针:“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立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可以成功。”“没有好的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要失败。今天建立黄埔军校,就是为成立革命军打基础。”

    孙中山的这个讲话记录稿长达7400余字,足足讲了1个多小时。他在这个著名的开学演说中号召全体师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救国救民的事业”,做革命军,除了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理想,还要有“高深的学问做根本”。因此,一定要学好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不“贪生畏死”。他以很通俗的语言说:“革命党的精神,就是不怕死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一百个人就能打一万个人。有一支一万人的革命军,就可以打倒军阀。”孙中山对第1期学生寄予极大的信赖和深切的期望,在他结束讲话时,表示“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的革命军”,以完成拯救中国的大业。

    孙中山演讲完毕,会场上掌声雷动,口号震天。师生们十分振奋,连声高呼:“孙总理万岁!”

    11时半,全体集合大cāo场,举行开学典礼仪式。孙中山站在简陋的主席台上,宋庆龄、蒋中正、廖仲恺随侍左右。开学典礼仪式由党代表廖仲恺主持,全体人员先向党旗行三鞠躬礼,再向军校校旗行三鞠躬礼,后

    孙中山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