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5页)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ào兵2个大队,辖5个中队,其中有西安督训处所辖两个中队。工兵两个大队,辖5个中队,其中有西安督训处所辖3个中队。辎重兵1个大队,辖4个中队,其中有西安督训处所辖1个中队。通信兵2个大队,辖4个中队,其中有西安督训处所辖2个中队。战车独立1个中队。本期分步兵、骑兵、pào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战车兵7个科。其中步兵第1、第2大队入校时间较早,所辖6个中队,计有学生550人,于1947年8月28日毕业。其余各大队因为成立较晚,延长1学期,分别于1947年12月25日、1948年6月16日毕业,计5488人(其中战车兵科于1947年12月25日毕业2219人)。本期共计有毕业生6038人。

    台海两岸黄埔同学等在成都北较场中正堂前留影(1984年夏)

    第22期:本期为抗战胜利后招考的学生,分步兵、骑兵、pào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6个科,计有3个总队。第1总队,1948年7月7日在成都以西双流县城入伍。pào兵1个大队,辖3个中队。工兵1个大队,辖2个中队。骑兵1个大队,辖两个中队。通信兵1个大队,辖两个中队。步兵1个大队,辖4个中队。辎重兵1个独立中队。第1总队于1949年2月12日毕业,计有1538人。第2总队于1948年7月在双流县城入伍,12月入伍期满升学,编为步兵科,分3个大队,9个中队,另有1个通信中队,毕业于1949年7月,计974人。第3总队,由预备班学生卒业升学编成,分为3个大队,8个中队和1个工兵独立中队,毕业于1949年7月,计865人。本期共计有毕业生3377人。

    在大陆时间最长的成都时期(3)

    第23期:本期为军校在大陆招训的最后一期。第1总队为特科,分为5个大队14个中队。其中pào兵1个大队,辖3个中队;工兵1个大队,辖两个中队;骑兵1个大队,辖两个中队;步兵1个大队,辖4个中队;通信兵1个大队,辖两个中队;另有1个辎重兵独立中队。该总队于1948年8月入伍,计有毕业生1473人。第2总队为步科,分为两个大队,辖7个中队,于1949年10月升学,计有毕业生712人。第3总队为步科,分为3个大队,辖9个中队,计有毕业生82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进军大西南。11月下旬,guó mín dǎng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11月30日,重庆解放。同日,蒋介石退守成都,住北较场军校校本部。这时,第23期学生还在学习期间,蒋介石为集聚力量,以图反攻,强令第23期学生于12月4日毕业。本期共计有毕业生3005人。

    12月中上旬,北路人民解放军由陕入川,进抵四川北部广元。原guó mín dǎng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联名在川西发表通电,宣布起义。蒋介石众叛亲离,再难支撑在大陆的guó mín dǎng政权,12月13日登机飞往台湾。军校第23期学生虽宣布毕业,但未离校,后留两个大队守卫成都校舍,其余所有2800余名毕业学生,加上“国立政治大学”迁到成都的学生以及军校教职员工兵等,在蒋介石离开成都后,组成战斗体制,由军校第2总队总队长李邦藩指挥,冲出成都,计划突围到西昌,再作另策。当突至大邑附近时,正遇由南路入川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激战中李邦藩等人阵亡,少数人退入川康边境。第23期学生除台湾籍77人,在蒋介石于12月初由重庆到成都后令空运台湾外,其余大部临阵宣布起义,少数外逃者也很快被搜捕。那些空运台湾的第23期台籍学生中,有30余人曾在1954年1月受guó mín dǎng特务机关派遣由南朝鲜潜返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