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1/4页)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样一来,GDP有时就会充满血腥。所以,他们把这种GDP叫做红色GDP。

    当然,对官员们来讲红色GDP还有另一层更深刻的意义,那就是职位升迁。上级考核下级的第一个指标就是GDP,领导前来考察问的第一句话往往也是GDP。GDP涨幅领先的官员,抬头挺胸,豪情满怀;而GDP拖后腿的地方,官员们往往抬不起头,更别想升迁了。

    这种GDP也会坏事,本来只有10个亿的GDP,往上报的时候,就报15个亿,查起来再说。这样,国家统计局就很头痛,数据老是统计不准,往往是中央和地方隔了几万亿,一查是地方多报了;再一查,这个多报的地方官员已经升迁了。这就弄得几个部门怨声载道,长此下去,官员的提拔就会有问题。

    有的地方官员生猛一点,大兴土木,强拆强迁,也能搞出许多GDP。但是,这很容易引发极端事件、群体抗争,甚至社会动dàng。所以,这样弄出来的GDP,并没有得到好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谈起了绿色GDP。意思是,别为了GDP搞得太过火,这样就算搞出了GDP也不太值。

    当然,绿色GDP也符合上级领导口味,听起来还比较现代。试想,我既创造了GDP,又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耕地,保护了社会稳定,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GDP本身没有任何色彩。中国的GDP硬要搞出色彩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这个数据也不能成为宏观经济的主要参考指标,个人投资者如果以中国的GDP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那大多数人一定会亏得老本都看不见。GDP是一个没有色彩、没有温度的很硬的东西,衡量GDP的唯一指标是社会财富的增长。没有社会财富的增长,再多的GDP也是徒增笑柄,或者成为升官的阶梯。

    中国必须重构GDP。GDP之所以成为地方官员升官的阶梯,成为某些官员贪污腐化、大吃大喝、强拆强迁的借口,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中国GDP构成不合理。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我们当时的改革开放,主要是面向欧美国家开放的,借鉴的也是欧美国家的数据模型。GDP、CPI等等都是美国的数据模型。

    但是,中美两国毕竟有本质的区别,社会制度不同决定了宏观经济的数据模型的搭建,也应该有所不同。比方说,我们构建的三驾马车现在来看,除了投资一驾马车在跑,消费和出口两驾马车常常大起大落,已经缺少稳固的根基。这样,除了GDP的总量外,其他细分数据研究价值已经不高。

    美国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两国在消费上有个本质的不同,那就是政府消费的不同。美国政府的消费是有严格控制的,白宫的消费额度是经过国会批准的,并由白宫办公厅严格控制使用过程;各州政府实际上的消费和中国的地方大佬比起来十分吝啬,如果有谁像中国的地方官员这样消费,那他的政府早就破产了。

    中国是政府消费最为庞大的国家,政府消费的权重在GDP里举足轻重。据测度,一般每年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权重不会少于20%,仅吃喝一项就高达6000亿元,其他的消费也是无法控制。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消费约有一半是政府消费,而政府消费只是消耗社会财富,不会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妨改目前的三驾马车为四轮驱动。私人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和出口。宏观经济的全部使命就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国强民富。那么,国强民富体现在消费上,就是不遗余力地扩大私人消费需求,只有私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才有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才有社会充足的就业机会。从社会层面来说,只有私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才有国民幸福指数的增强,才能体现人民富裕程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