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陶邑之战三(第1/4页)  重生之我是齐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崽子,走吧!不必留念这些东西了。”站在破烂瓦房的老兵头对崽子说道。

    “嗯!”崽子狠狠的点了点头,他有些迷茫的看着破烂瓦房的一砖一木,掉漆的陈旧木瓮,略高地面的床榻,上面铺满着杂黄色的蒿草,沾染着臭腥味的脏羊皮地毯,床榻下的几双破烂的磨出刺脚的野芒草鞋。

    他局促不安的抖动着脚下穿着细料布子做成的厚底布鞋,这是他第一次穿这么舒适的东西,他来蓝田大营的一个半月都没有舍得去用自己的脚粘一下,只用平常山林间的野草自己去做草鞋,身上穿着的衣裳是用黑色粗布制成的,这是秦军标准的配备。

    这一个月的训练期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乡党包括自己的通铺的兵甲都会在蓝田将军的指引下加入秦军,至于蓝田将军这个职位据崽子听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官职,所有的新兵都归他管,本来秦国是没有这个职位的,可是在秦孝公嬴渠梁的时代,为了训练新军,蓝田大营和蓝田将军也就应运而生。

    崽子在这一个月的收获就是手指间又多了几道粗茧,和平常侍弄庄稼地拿农具的老茧不同,他的中指、食指上有着厚厚的像皮垫的茧,这样可以给弩机滑膛的时候,不至于割伤。

    秦军给崽子这等弩兵的配备就是油亮的足可以映出影子的黑色漆木弩机,以及两套黑色粗布衣裳,没有甲胄,在秦军甲胄都是自己祖辈传下来的,或是自己出金打造的,崽子的父亲那时到是有一套家传的甲胄,可是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这些东西也就遗弃了。在崽子的背上到是背着箭壶,圆筒样的东西,上面有着竹盖,里面装着十二支青铜箭矢,青铜的三棱箭头,竹子或者桑木制成的箭身。

    在秦国基本上没有弓箭兵这种说法,只有弩兵,相比于弓箭这种需要长期苦练的玩意,弩兵来的更快,而且威力更强,所以弓箭一般都是秦军军官配备的。

    “来了。”崽子将箭壶扣得严严实实,用一根白色长绳紧锁在自己的背后,这些箭矢可不能遗失,不然就会受军法,严重的还会剁手。

    箭囊这种东西的发明,是在蒙元时代的,在战国时代,不管是弩兵还是弓兵都是用箭壶装载箭矢的,不过与常人理解的不同,虽说箭壶装载箭矢很是吃力,但一般都不会掉的,不然一场远途打仗还吃什么劲呢?

    老兵头点点头,他的穿着和崽子一般无二,不过身上却穿着黑色的漆木甲胄。老兵头他是这一群新兵的伍长,秦军以五人为伍,这是最低等的军队编制,按照秦军军法伍长一级的人是必须着甲的。

    “这结鬓不是这么扎的。”老兵头看着崽子那端正的四四方方的正鬓就将黑红的脸色拉了下来。

    崽子讪笑了一下,连忙将头上的鬓往左偏了偏,连忙说道:“伍长,额不是故意的,忘了,忘了。”

    老兵头摇了摇头,一脸郁闷的脸色,看着崽子杂乱的头发,没好气的说道:“待会休息的时候,重新整理一下,要是叫别人看见了,少说一阵军鞭。”

    说起来这扎斜鬓的缘由还不是从秦军来的,而是从楚国而来的,楚国人被周氏封国素来看不起,也就破罐子破摔,不仅军服是杂色,而且就连这鬓也是扎斜的。

    不过常年和楚国联姻打仗的秦国发现这斜鬓的好处,就是发射弩箭的时候可以看清前面的视线,所以在秦军弩兵必须要扎斜鬓,这是强制要求,在秦国百姓到是没有这种东西。

    随波逐流的崽子就这样加入了这密密麻麻的黑压压的秦军队伍,肃穆的秦军队伍在一片荒芜的野原上行走,如同长蛇一般的队伍在经历几个时辰的奔波之后终于停了下来。

    “伍长,咱这到哪里去啊!”崽子看着四处寂寥的景色一阵迷茫,他来的目的只有赚军功,分钱粮。

    老兵头松了松身上的甲胄,一股浓烈的汗味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