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4 洪天成的决定(第1/2页)  帝国之全面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麾下将领的情报和建议逐步汇总,洪天成这个整日里啪啪啪到天荒地老的独裁者,对太平天国如今面临的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要知道,从太平天国立国至今,洪天成已经给数百名贡献上来的白人少女‘检查’过身体,那工作量真的是

    嗯,哪怕是以洪天成被全面战争系统‘照顾’过的身体,也有点累了

    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都可以用‘灭国级别’来形容,只是单纯的将大半波兰军事贵族动员起来,加上联合了不少立陶宛军事贵族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就以充足的兵力优势将太平天国三大城市堵住,摆出一副三管齐下灭亡太平天国根基的态势。

    哥萨克人虽然散乱,但他们骁勇善战的本性使得任何一个当权者都不愿意去忽略哥萨克人的‘治安问题’,更何况,哥萨克义军的残兵已经在大半年时间内重新整顿,并选出了新的首领——伊凡·希尔科。

    博贡上校之所以没被选上,原因很简单,在基辅城的巷战中博贡上校仅仅带出了不足一成的残兵败将,实力根本无法跟当时负责占领切尔尼戈夫的伊凡·希尔科相提并论,在尊奉弱肉强食铁则的哥萨克人中,博贡上校自然只能屈尊当老二

    这还是因为博贡上校的资格足够老,人缘好关系硬的缘故。

    太平天国立国后,立马陷入了四面围攻的危机中,而造成这种危机的仅仅只是波兰立陶宛王国一国之力和一群实力折损的哥萨克义军与互不统属的哥萨克部落。

    好在,洪天成对于更遥远的俄罗斯帝国,瑞典王国,克里米亚汗国等东欧近邻的估算没有出错,这些跟波兰人打了上百年的邻居,显然十分乐意看到波兰立陶宛王国在内乱中被大量消耗实力,抱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小心思。

    要不是太平天国的独裁者洪天成种族肤色不符合‘欧洲传统’,倒行逆施的行为丧尽民心,唯利是图的俄罗斯使者或许早就来到基辅城了

    之前的哥萨克义军能在波兰立陶宛王国内搅风搅雨,跟克里米亚汗国的支持与俄罗斯帝国暗中协助密不可分,可以说,任何一支能坐大的农民起义军,都少不了外界的帮助。

    当年明朝末年内部势大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所以总是无法被剿灭,并不全是因为明朝本身的腐败,跟满清的‘密切配合’也分不开。

    努尔哈赤的子孙们总是在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军快要完犊子的时候狠狠的怼明朝一下,捅的崇祯欲仙欲死,不得不调转矛头对付后金鞑子,结果明朝能打的军队就这么调来调去的,总是无法将农民起义军彻底根除。

    最终,后金鞑靼与农民起义军的配合没有白费,两个搭伙挖掘明朝根基的土匪强盗,一个吸引住明朝最后的精锐,一个直捣黄龙把崇祯逼死在歪脖子树上

    只可惜,底层出身的李自成终归是没斗过一肚子坏水的后金鞑靼,在共同搬倒明朝这颗大树后,狂妄自大的李自成被后金铁骑一战打到了解放前,一路被追杀了大半个中国,李自成更是憋屈的死在了无名小卒手中,结束了自己为他人做嫁衣的悲剧一生

    自然而然的,在哥萨克义军起义期间,巴不得波兰立陶宛王国这个东欧庞然大物轰然分崩的恶邻们,跟哥萨克义军进行了亲切友好且十分频繁的交流互动,克里米亚汗国更是公开公正的撸袖子上阵帮忙。

    欧洲由于国家众多,这种关系反倒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结盟的选择面也大大扩充,这也是欧陆战乱不断却总是无法统一的根源。

    相比于明末的后金鞑靼只需要弄死崇祯,消灭李自成张献忠基本就天下无敌手不同,在欧洲要想实行大一统,那真是一场艰巨的任务

    最重要的是,常年战乱的欧陆各国对战争都有了超强的适应力,这里并不是说他们对平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