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4章冷笑话(第2/3页)  极品女上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刚刚来新屏市才几年啊,你在年初人代会上的报告我认真听了,实在啊,把棚户区改造放在十件民生工程的首位,我们老百姓有盼头了”。

    他说着从旁边拿出一张新屏日报,说道,“最近的报道我是一字一句认真看了,还给厂里的职工宣传了政府十件民生工程,政府的发展思路,机关的作风建设。”

    大爷只管热情的说,华子建一直没机会问他,看他讲话的水平,估计是原化肥厂的一个领导,趁着他换气的空挡,华子建问道:“谢谢大爷啊,老人家今年高寿啊?”

    “七十二了”。

    “呵呵,身体不错嘛,大爷贵姓啊,在化肥厂做过领导吗?”

    “我叫张宝军,过去是化肥厂的工会**。”果然是领导,华子建庆幸找对了人。

    “失敬,是老领导了”,华子建示意秘书小赵做好记录,问道,“我们今天来是了解这里的真实情况,化肥厂破产后,职工的生活状况、就业、子女、住房怎么样?对这次市委市政府改造棚户区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张大爷,你是党的老干部了,我相信你反映的情况,越真实越好,情况了解越准确,工作就越顺利啊”

    “我知道,华市长,你等等,我给你再找几个人来”,老头回头吩咐老伴好好接待华子建他们,不可怠慢。

    他老伴知道华子建是市长,手足无措,像第一次当小媳妇样站在一旁,等华子建吩咐,华子建立即站起来,招呼她坐下,拉了一会家常话。

    不一会,张老头就回来了,屁股后跟了三名和他差不多的老人,华子建起身让座,张老头把三人逐一介绍了,杨子容、邱继刚、董承锐,和华夏三个英雄名字很贴近。

    华子建看大家有些拘谨,笑道:“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剿匪英雄今天都到场了啊,我们这是群英聚会嘛”大家都笑了。

    张宝军说道:“华市长是来了解真实情况的,你们都是老党员,党员就得实事求是,说你们心里想说的,把咱们平时了解的厂里的情况、这片居民的要求都提出来。”

    “是啊,我们非常想听你们反映最真实的情况,下一步工作才好开展”华子建鼓励道。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杨子容道:“我先说,政府改造棚户区这是给我们办的一件大好事,三代人都盼望着呢既然是好事就得把它办好了,关系着厂里还有周围几千人的福利问题,我们化肥厂虽然破产了,倒闭了,但为国家作的贡献还是要认账的,如果没有那些年厂里支援农村建设,华夏这么多人怎么能养活?……。”

    张宝军提醒道:“老杨,别说陈谷子烂芝麻,说点实在的”。

    “这些年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普遍好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却成了国家的负担,像我这样的家庭,儿子孙子老子三世同堂,现在仅有五十平米,如果改造后搬入居,还是只有五十平米,目前的现状实际上也得不到真正的改善……华市长,我们希望政府能考虑这个问题,我家庭这种状况厂里的工人有三分之一都是这样,很有代表性”。

    华子建点点头,回答道:“这问题我们政府会考虑的,根据政策享受安居房政策或者成本价购房……视情况而定,包括面积问题,我们也会充分考虑到每户人家的人口、收入状况的”。

    华子建这回答让他很满意,董承锐接着反映:“我家的情况和老杨家差不多,要求也一样,这个问题我就不重复反映了,说一个情况:当年化肥厂建设时,在城郊村征地,招收了一批村上的农民,厂里破产时,有部分工人又通过关系转回了农村户口,村里也划了承包地和宅基地,现在他们要求解决养老保险问题,政府对这种情况准备怎么答复?如果答应他们,对我们这些长期驻守在厂里的人不是又不公平了吗?而且他们现在两头占房,厂里有,自己也有自建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