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美中不足(第1/4页)  大明书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最近户部财政有些紧张…”彭岳准备在今日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说出来,毕竟这些日子以来,自己感觉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嗯?”朱厚熜有些惊奇,“爱卿,你所督办的漕运,陆运以及纺织之事不是很顺利吗?而且近日户部报告的财政收入一直是稳步增长啊。”

    “陛下,军器所和织造局的研究都需要户部拨款支持…”彭岳见朱厚熜神色有些不悦,“当然,这点支出不算什么。主要是最近刚刚给陕西军队发了粮饷…而且最近宫中延请的道士日众,臣私心想着,陛下的炼丹炉什么的也该换一套新的了。”彭岳现在只能以支持朱厚熜修道为代价来换取更大的利益了。

    朱厚熜听到彭岳这样说,心中不免一喜,他本来也想再多使些钱财用于修道,只是舍不得用自己的私库罢了。“那不知爱卿有何良策啊?”

    “陛下,这些年来朝廷实行宽税政策,百信对此皆交口称赞,而且农业税收不仅没有因此下降,反而上升不少,由此可见宽税政策确实是受到百姓的称赞,提高了百姓的积极性,因此绝不应该再从提高农业税上入手…”彭岳怕朱厚熜一听说财政紧张,便兴起提高农业税收的心思,于是先为朱厚熜打了个预防针。

    “朕看这农业税收上升,还是因为这几年来清理庄田等弊端,重新丈量土地,查抄隐没田产的原因…”朱厚熜笑着说道,“不过朕不糊涂,也知道这宽税政策的好处,户部财政没有紧张到一定地步,朕是不会动农业税收的心思的…”

    “陛下圣明!”彭岳这话倒是由衷的赞叹,朱厚熜这种觉悟与自律意识确实是值得人臣敬佩,只不过朱厚熜做事反复,一会圣明,一会糊涂,彭岳也不知道他这股“圣明劲”能保持几天,不过最起码自己今天是挑了个好时机。

    “要不然加收商业税?”朱厚熜低声问道,语气也不是很确定。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彭岳连忙在一旁摆手,“现在漕运,织造局等改革刚刚兴起,还未稳固,如果在此时加收商业税,不利于商业发展,恐怕之前取得的成就会大打折扣啊。”

    “你说的也有理,并且加税这个事一提出来,朝中反对的大臣肯定不少…”朱厚熜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用手指在自己大腿上不停地点着,“不过宫里头的用度也紧啊…你这户部的问题…”

    “臣并非想让陛下裁剪宫中用度,这朝廷的钱本来就该挪出一部分给陛下用,怎么还能想着让陛下裁剪宫中用度呢!”彭岳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的,竟然能说出如此“无耻”的话。

    “那爱卿向朕提起户部财政紧张,到底是何用意呢?”朱厚熜笑着问道,显然,彭岳这句马屁虽然拍得不怎么样,但还是说到朱厚熜心坎里了。

    “陛下,臣有一良策,可解户部之急。”彭岳语气平缓地说道。

    “爱卿不要卖关子了,赶紧说吧…”朱厚熜微微一笑,“朕就知道你怪法子多!”

    “陛下,臣奏请重开浙江、福建、广东三地的市舶司!”彭岳语气坚定,直直地盯着朱厚熜。

    “什么?”朱厚熜眯着眼睛,身体向前一倾,“你想要重开市舶司?”

    彭岳见朱厚熜这个样子,心头一震,但是他也预见到了朱厚熜不会轻易同意,“陛下,如若开口通商,以我天朝之物,换取番邦金银,利润巨大啊。”

    “利润大…”朱厚熜低着头,不置可否。

    “之前三司上缴的利润也不是很多啊,而且耗费不少…”朱厚熜顿了顿,舒了口气,“事情办起来也麻烦,毕竟都废了那么多年了。”

    “陛下,这件事办起来不麻烦,毕竟之前的旧址仍在,而且仍有不少官员精通此道…”彭岳慢条斯理地解释了起来,“而且之前耗费过多是因为制度制定的不够严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