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1/4页)  佛主秘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元八年(公元720年,一说七年),南印度密教高僧金刚智经南海、广州抵洛阳,大弘密法。金刚智于开元十一年至十八年,先后在长安资圣寺、大荐福寺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等经轨4部,7卷。其弟子不空曾奉师命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学习密法,回中国后先后在长安、洛阳、武威等地译出《金刚顶经》、《金刚顶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等11部,143卷。《金刚顶经》后亦为密宗所依的主要经典。他们的传授以金刚界密法(智)为主。

    密宗的另一种称谓开元宗,就是这样来的。

    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识”为“心法”,属金刚界(有“智”、“果”、“始觉”、“自证”四个方面的意义)。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赅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xìng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梨(导师)秘密传授。

    曼荼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则为坛城、圆轮具足、聚集等。在古印度,它的原意是指国家的领土、祭祀神的祭坛,现在则一般指将代表佛、菩萨等诸尊法相或以梵文咒字、法器等代表诸佛菩萨,以一定的秩序加以排列的图案。其形式多样,有画地为坛者,画纸或布为坛者,建庙为坛者,劈岩凿窟为坛者。其形式有平面者,有立体者,大至一座山,小至一张纸,甚至泛指一切图像,只要体现了密宗的义理或特定的仪轨,皆不失为曼荼罗。它是对空间的设计,像一座宫殿,代表佛、菩萨聚集的道场。曼荼罗有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能消灭所有罪恶的根源。修行者在其中不受魔障打扰进行修行,所以也是证悟的场所,代表彻悟的本质。

    它网罗宇宙万象,包括十界圣凡,兼收并蓄,显密圆融,为宇宙法界之缩影,是大唐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至高融合。

    轮回扶起陈爷,三个人一起慢慢的走下那数十级台阶,恍惚如置身佛国天堂之中。所有的一切令他们目不暇接,这里的供奉品之多、之精美,令前面的藏宝洞黯然失色。更神奇的是,金刚座周围是一环形水池,在没有阳光的地底,池中居然盛开着无数朵莲花,在墨绿色莲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

    尽管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已经看到了太多不可能的东西,但这满池违背了自然规律的碧莲,还是令人无法相信自己眼睛。

    在翻读佛经书籍时,人们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

    “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陈爷就像一个称职的导游,极其详细的替两位年轻“游客”解说。

    “佛教为什么如此崇拜莲花?并用它作为佛国的象征与圣花?”老人转过身问。

    “……我知道一些,但或许不对。”轮回想要回答,却又怕说错。

    “没事,说说看。”老人一脸慈祥,让jane又想起了昨天刚见到他时的情景。可恨的是,这样一位老人却yù置他们于死地。

    “我想……这与莲花特xìng相关。莲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植物,莲子已包藏莲心,因为完整的枝叶已在其腹中成型,佛教以此代表如是因、如是果,因果相连。莲花开展,花瓣每叶又现佛像即所谓一叶一如来。它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样的孤傲清高,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