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修建的。”
佛像建造以全身为120分,计ròu髻高4分,下至发际4分,面长12分,颈长4分,胯骨长4分,股长24分,膝骨4分,胫长24分,足踵4分,下身量也为60分。佛像的宽广度,心窝横量至腋12分,腋至肘20分,肘至腕16分,腕至中指尖12分,计一侧60分,左右合计等于全身之量。而其形态则应符合佛经《大智度论》卷4,《大般若经》卷38,《大乘义章》卷20等教义规定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称‘相好’。这正如韦皋《大像记》中所提到的‘顶围百尺,目广二丈’,‘其馀相好,一以称之’。
“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dàng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他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尽管轮回昨天已经说过,乐山大佛或许并不是用来镇水,但这段格式化的导游词还是脱口而出,jane听到这里愣了一下,不过并没有异议,毕竟这才是公认可信的说法。
大佛头上,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其实螺髻是以石块事先雕凿再逐个嵌就。听轮回这么说,jane细看,果然发现螺髻根部luǒ露处,有些不明显的拼嵌裂隙。
这种螺髻并不是头发,而是ròu长的,一般人没有。“人无能见顶”,是佛生长ròu髻的经规仪轨所确定的,它体现着佛陀的伟大,象征着佛陀的法力无边。通过这种可视形象,使佛教教义形象化具体化,目的在于建立令人肃然起敬的偶像崇拜。
“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jane,你昨天在博物馆看到的3块螺髻石实物。就是1991年在那里发现的。”轮指着佛像右腿凹部说道。
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指的就是这个。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长达7米的佛耳,并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而在大佛鼻孔下端也发现窟窿,里面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料衬起,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
“大佛刚落成的时候,是遍体施金的,也就是穿着金色的袈裟。唐代司空曙《题凌云寺》中所云‘百丈金身开翠壁’,最直接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的大佛金身。而且,有证据表明,最初佛像的右手,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样子。”轮回向很多游客都宣传过这事。
“那是什么样子?”jane有些奇怪。
“应该是这个样子,你看啊。”轮回模仿大佛的坐姿坐在山崖旁,伸出右手微微抬起曲肘朝前,舒展五指将手掌面对着jane。
“……”jane无语,觉得他这个造型有些滑稽:“你这是要拍苍蝇呐?”
“严肃点!这叫‘施无畏手印’。布施无畏给予众生的意思,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通用,等同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轮回皱了皱眉头,这小妞怎么能对佛主不敬。
佛像的手势,佛教中称为‘手印’。一切佛像从其形体、容貌来说,大体差不多。要想区别各种不同名称的佛像,通常是辨别其手印。佛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