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乞儿碗与寒心汤(十九)(第1/2页)  渡灵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知不觉,又进了大暑天里,我怕热,暑天于我而言,最是难熬。

    不过暑天里最大的好处,便是看诊的人少,临安溽热蒸人,人皆不愿来回跑动来求医,更不愿汗流浃背地守着煎药炉子,但凡不是什么急症的,谁也不会轻易来生药铺子。

    正午过后,各家皆要歇晌,来躲过这炎炎的午后,整个茱萸巷里静悄悄的,连个行人都没有。

    我在后院的花架子下铺了张凉席,虽说是歇晌,睡意全无,蒲扇c酸梅浆c井水里镇过的西瓜,摆了大半席,却仍旧解不了热。师父倒是悠哉,坐在凉席的另一头,手里一面拣选着摊晒的药材,一面拿我怕热来取笑消遣。我则拣着白嫩的银芽,心里盘算着凉拌银芽是用醋好,还是用酱好。

    这样一个炎热却不失闲适的午后,教院子墙外忽然响起一阵喧闹打破。

    我侧耳细听了一会儿,是一群乞儿从后院外头急急忙忙地跑过,吵吵嚷嚷的,听着似乎是要去赶粥棚。

    “城中的几家富户,一齐在街市口搭了个粥棚,要做个功德,施粥九日。”师父拍了拍手上的药沫子,取过一片西瓜,先给了我。

    我咬着冰凉的西瓜想起了前阵子确实有人来铺子里问过师父,是否愿意一同搭粥棚施粥,师父并未答应他们,那人是施粥行善的缔结者,我不记得是钱大户,还是孙大户的,左右是个粮商。只记得他颇有些微词,师父便应允,虽不与他们一同施粥,但若是有流落临安的乞儿患了病,定替他潜心医治,分文不取。这才教那来人满意地走了。

    临安城富庶万分,通常大户人家有个喜庆事儿,便会在府宅门口搭个粥棚布施乞儿,以示同庆。特意在街市口搭粥棚作赈济,还真是少见。

    今年不知是时年不好,还是旁的什么原因,黄梅雨季里雨水多了些,临安城周遭的地皆受了涝灾,颗粒无收,无法糊口度日的乡民,便涌进了临安城,使得城中的乞儿较寻常多出了两倍不止。

    乞儿一多,便多出了许多事。前两日,张屠户家的门还在夜里教游荡在外的乞儿砸出了一个坑,唬得张家娘子一整日不敢出门。为了这事儿,师父还特意关照了我好几回,切莫独自一人去街上走动,若是送药出诊,一定要带上殷乙一同去。

    院子外吵闹了一阵,一大群乞儿呼呼喝喝地过去了,好像过节一般。也都是一些可怜人,一碗薄粥便能使他们满足快乐。

    这日下半晌,我才刚收了花架子下的凉席,外头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不过这回,吵嚷声并未从后院的墙根下过去,却是停在了朱心堂的大门口。

    吴甲慌慌张张地进来找师父,他向来沉默稳重,这却是鲜少见的。偏师父要离开一会子,眼下并不在跟前,他只得唤上我:“阿心,快,有个怪症,已经送到前堂了。”

    我忙跟着他往前堂去,铺子里挤满了乞儿,天又热,各种难闻的气味儿充斥了整个铺子。

    我在这团汗酸油泥味儿中问道:“哪位要看诊?”师父之前嘱咐过,但凡有流离失所的乞儿前来看诊,一律不收钱,也不可轻视怠慢了他们。

    一群乞儿拥上前,七嘴八舌的,东一句西一句,嚷得我一个字儿都听不明白。正要请他们一个一个好好地说,一旁突然一声尖利的惊叫,有人捂着上臂就从乞儿群里冲了出来。

    那人捂着手臂的手指缝里不断有血冒出,面上五官因惊恐几乎变了形,他指着方才所站立的人堆,战战兢兢道:“他他咬人”

    我顺着他所指望了过去,将将还挤得结结实实的人堆,此刻因这声惊叫散开了大半,露出了他们簇拥着的一张木板。

    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木板上的情形,便陡然瞥见有个人形从木板上翻身下来,朝我冲了过来,又是几声各种嗓音的怪叫,眨眼间,那人形就扑到了我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