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袁绍怂恿何进,把董卓等人招到京城除宦官! 新(第1/2页)  华夏风云五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在杀了蹇硕之后,何进是颇有些成就感,袁绍继续给他加油添柴。

    大将军,您现在做的非常好,不过还是要吸取过去的教训,以前窦武想诛杀宦官,可后来反被宦官所害,那是因为他的计划不够周密,被泄露了出去。那时候很多官员和将士都听从宦官的,所以窦武才大功未成身先死,现在将军您是皇帝的舅舅,您和您弟弟何苗都统领很多精兵,手下又有很多名士俊杰,他们都愿意为您赴汤蹈火,这是天赐良机,您应该灭掉宦官为天下除害,名垂青史啊!可想干成大事,首先还是要会保全自己,现在先皇的灵柩还在殿前,您身负重任,不应该随便去宫里,免得发生意外。

    何进很佩服袁绍的见识,就按照他的意思,继续请病假,既不去发丧也不去送葬,然后又和袁绍一起商议,除掉宦官的具体细节问题。既然想除掉宦官了,太后那里是绕不过去的,何进就去找何太后陈述自己的计划。

    可太后并不认可何进的看法,她告诉哥哥,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就是由宦官掌管内宫了,你现在想剥夺了他们的权力,这不合规矩。再说了,先帝过世没几天,我要是同意了你们,这是对不住他的。何进看太后不支持自己,就想改变策略,他想只对那些宦官头目下手。可袁绍坚持认为,宦官们一直在皇帝和太后身边,势力已经非常大了,要是不把他们一股脑的消灭掉,以后肯定会反扑的。

    就在何进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后方着火了,那些宦官们为了巴结何家,曾经给何进的老妈和弟弟何苗送过很多礼物,何进的老妈和弟弟都是办事的人,他们听说何进要除掉自己的金主,就进宫去找太后说情,希望太后能保全宦官。为了能让太后听自己的,他们还说了不少何进的坏话,说何进想这样大面积的杀害先帝的亲信,就是想除掉皇帝的帮手,为的是能够独霸朝政孤立皇上,这样一来,太后就更不想帮何进了。

    没有了太后的支持,何进这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毕竟宦官们已经牛了几十年了,他们得宠的得宠,封侯的封侯,早在何进身份低位的时候,就知道宦官们的厉害,现在虽然自己做了大将军名声在外,可宦官们的阴影一直在心中挥之不去,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何进是不敢对宦官们出手的。

    眼看着事情一天天的往后拖,袁绍有点着急了,他又开始给何进出主意,既然太后不同意您的计划,您是没法进一步了,那不如这样,您不用自己的名义杀宦官,而是召集天下的猛将和豪杰,让他们以要求铲除宦官的名义逼进京城,等到了那个时候,太后一害怕也就同意了。

    要说这个主意可真不怎么地,当时主簿陈琳就坚决反对。大将军,《易经》上讲,这鹿一旦被放走了,可就再也捉不会来了。我们就算做一件小事情,都要前瞻后顾的谋划好,除掉宦官,这是涉及到天下的大事,不能用这种歪门邪道来做的。大将军您现在兵权在手,龙虎行于天下,想干点什么事情,都能做成。除掉宦官这件事,就像在火炉子上烧头发一样简单,现在您放弃自己的优势不用,反而想从外面找支援,那些地方将领可不都是良善之辈,等他们大军一到,那就是谁人多谁说话好使,您这等于交出兵器,把剑柄放在别人手里。这样的话,非但事情做不好,还会后患无穷啊!

    陈琳说的很有道理,可无奈何进那时候听不进去,他觉得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让太后同意自己除掉宦官,也就坚持按这个做了。何进具体的安排是这样的,让前将军董卓从西边出发,屯兵在关中上林苑;让府掾太山王匡调动起他的所有弓弩手,等待大将军的命令;让东郡太守桥瑁带兵出发,驻扎在城皋一带;最后一招比较特别,让武猛都尉丁原在孟津一带放火,那火光把孟津城照的是里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