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七一章除夕之夜喋血太极宫(二更)(第2/3页)  盛唐血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秦琼、程知节,禇亮、褚遂良、虞世南、孔颖达等人,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说到这里,李建成郑重的道“房玄龄此人,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孜孜奉国,堪为国之干诚!可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

    听到这话,陈应松了口气,李建成对房玄龄的评论甚高居然认为房玄龄可以以尚书令统领百官。

    李建成接着道“杜如晦此人,聪明识达,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王佐之才,可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李建成对杜如晦的评价也不错,可以掌握门下省,甚至比李世民给他的兵部尚书更高,职权更重。

    李建成接着对天策府众属官一一评论,从这一点上,陈应可以看出,李建成并非是一个识人不明的人,至少他能看出谁有才而或无才。

    陈应又望着李建成问道“若殿下登上大宝之位,天策府属官能否做到人尽其才?”

    李建成道“这是自然!”

    不过,李建成摇摇头道“他们都是二郎的心腹,岂会为我所用?”

    陈应笑道“殿下不用担心,到时候他们自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陛下如今要裁撤天策府,您把秦王府的程知节、秦琼、牛俊达、谢映登、包括段志玄,全部调给我,来年三娘生产之后,我带着他们去把吐蕃扫了!”

    长安房玄龄的府邸中,雷永吉苦口婆心的劝道“太子收买太史令傅奕,诬陷大王谋逆,陛下下旨裁撤天策府,大王请二位即刻回府,商议对策。”

    杜如晦赶紧站起身来正准备反驳,明明是李世民听信了杜淹的计策,诬告太子谋逆,怎么话到雷永吉嘴里,全部变了味?

    再说了,傅奕可不是太子的人,当初因为傅奕上书李渊驱逐佛教,收回寺田,李建成还弹劾傅奕妖言惑众,准备将傅奕革职,还是李世民替傅奕求情,保住了秘书丞的官位,后来太史令出缺,也是李世民将其扶上太史令的位置上。

    房玄龄起身恭敬的道“请转告大王,如今房某、杜某,已不是秦王府的幕僚,恕难从命。大王私自召我等入府相见,不仅房某、杜某违敕当死,就是大王,也是违背陛下敕旨,既是不忠,也是不孝,大王素来爱惜名声,怎能一时糊涂,为此等不忠不孝之事?雷将军还是请回吧。”

    雷永吉一蹦三尺高,戟指房玄龄骂道“好你个房玄龄,秦王如今危在旦夕,你却翻脸不认自己的出身!杜先生,你也不去么?

    房玄龄朝杜如晦使了个颜色。

    杜如晦冲着雷永吉,苦笑一下,一动不动地坐着。

    雷永吉目眦俱裂,指着房玄龄和杜如晦骂道“两个白眼狼,大王真是瞎了眼,竟然把你们当做弟兄!

    雷永吉怒气冲冲地扬长而去。

    眼瞅着雷永吉离去,杜如晦不解地问道“为何不去?”

    房玄龄道“如今局面,已经败坏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秦王若是还是执迷不悟,你我回去,只是徒招祸端。若是秦王下定决心,他自然还会派人来寻咱们。”

    杜如晦恍然。

    房玄龄的面上却显出了一丝焦急和不安之色。

    武德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渊正式下旨,裁撤天策府,原李世民麾下房玄龄调任吏部给事中,杜如晦调入工部担任员外郎,秦王府十八学士,除了长孙无忌之外,尽数调出。

    接到这个圣旨,李世民一言不发,独自从上午坐到了晚上,水米不尽。

    众人焦急地在大厅里等候。

    尉迟敬德一会坐下,一会站着,一会又来回走动。

    长孙无忌实在忍不住的吼道“敬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