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从语言看珠三角各城市的包容性(第2/2页)  竹园春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地人。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最起码,在工厂打工,老板也不轻易乱吊河马,乱压廿四,口水喷你一脸,说你只有两样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远远未够班那!

    总之,在珠三角,本地话大于白话大于普通话,本地村民自有一种优越感。要想交真心的朋友,建议你还是找回老乡,这样才可能实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在吊丝眼中,深圳是怪胎,因为它在内心早就想脱离广东,所以不属于讨论范畴。所以,评分如下:基于语言学的研究,珠三角包容性最强的城市是:广州。最排外的城市是:东莞。

    包容性由强到弱,其他的:江门》惠州》珠海》佛山》中山》顺德。由此可见,江门的包容性还可以,奈何目前的经济与珠三角其他大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是否代表,当地经济越差,包容性就越强呢?有可能,因为当地经济差,本地人根本就不会担心有什么成果会被外地人共享掉,所以大家也就其乐融融。越是经济发达,本地人仇恨性越强,浅显的一个道理,本地一个公墓员的文职岗位,年薪十几万,本地一个小学文化的青年就会干的活儿,凭什么就给你给考上了啊?况且我本地人,对当地的社情民意都比你熟悉得多。

    蛋糕就这么大,外地人想来抢吃,或是共享,都是不现实的。除非你是大官,比如说一个市长,本地官员绝对是在你面前讲标准的普通话,绝不会出现溜本地话的失误,虽然他们习惯了顺口讲本地话,但是架不住政治前途重要哇,要进步少失误,语言也是重要的一个考量指标。在刚从外地空降过来的常委面前溜本地话?你这个局长啊,是活到头啦。。。。。。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