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创造条件之旅(第2/4页)  竹园春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观光车一路跟踪我们这些“水鱼”过来的吧。

    这两点可以说是该景区的败笔,希望以后不要有这种现象,否则必将对当地的旅游事业造成负面影响,白白浪费这这么好的条件,慎之慎之。

    第四站:荔波

    1.荔波的新农村建设

    随着母牛“哞”的一声叫唤,小水牛欢快地从绿草茵茵的山坡上赶下来,追随母亲走上归家之路。在盘山路旁等待会车的时候,我看见了这感人的一幕。因属喀斯特地貌,这里到处是石山,泥土较为稀少,如果从半空望下来,这些密集的石山就如长满苔藓的鹅卵石群,怪不得有人说这里山穷水恶,不过估计说这话的人是多年没有来过荔波了。农人们因地制宜,在薄薄的土层上种植农作物,玉米地如补丁般点缀山坡,这些补丁大部分在半山坡,有些在山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景点是先天不足后天补上的话,大七孔景区则是先天足合理引导,它非常具备成为旅游区的素质。进入大七孔景区,澎湃的激流冲进你的眼帘,隆隆的水声冲击你的耳膜,可以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来形容。在河岸边,阵阵水气伴随着凉意直袭身体,让人不知有夏。在陡峭的山崖边,一条栈道曲折延伸,沿着栈道走进山谷深处,刀削般的大石山高与天齐,转个弯,一个天然的狭长拱洞赫然在目,你会觉得整座山犹如大拱桥,这景点因而叫天生桥。站在激流中的水泥墩上,仰望天生桥,或是观看被尖尖的大石破开的巨浪,一会觉得好像在天空中飞翔,一会觉得好像在怒海中航行,顿觉心旷神怡。先天条件如此之好,如果没有栈道的引导,大家都很难感受到这些奇景。所以,我觉得,在工作中如果不运用好现有的基础条件,怨天忧人,工作就肯定没有“出彩”的地方。

    第五站:凯里

    在想象当中,凯里是一个落后的山城,到处是苗族村寨,村寨之间是石结路,路旁是又急又冷的山泉水。然而,极具现代感的高层商务楼、酒店、小区及民族风味浓厚的大型体育馆们打了我一个大大的耳光,这个山区小城在某些地方竟与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有点神似,虽然饮食非常有个性,但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东南沿海并无二致,我在街上没有见到一个穿民族服装的行人,只在道旁围墙上见到一些宣传民族生活场景的图案。现代生活模本早就复制到了这个小城,原生态的痕迹已抹得差不多了。听说,在苗寨里表演胜于一切,游客参与互动活动还要被收一点小费。所以,去之前要准备几张十块的零钱。

    第六站:西江苗寨

    听导游说,入寨之前要喝白酒,这酒是用大碗或牛角盛的,多的一份达三斤,听了不禁悚然。“你直接探过头去喝一口就行了,千万不要用手去接碗或牛角,否则要全部喝掉。”我内心不断重复导游的这句话,临门一脚时仍忐忑不安。谢天谢地,喝酒这一关鬼使神差地蒙混过去了,主要是当时人太多,还有一点就是,商业性的旅游业磨蚀了山乡的淳朴特质,当地对这个仪式好像也不是很重视了。

    一条主街道依山傍水,走在石结路上,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苗乡风情,清一色的民族服装,清一色的苗家木屋,游人反而成了被观照的对象。工艺品、服饰及土特产店铺鳞次栉比,“果果果……”顺着蟾蜍的叫声望过去,原来是一游人在玩木刻的蟾蜍,惟妙惟肖的木刻蟾蜍背部有锯齿般的鬣,在小木棒的拨弄下,发出了之音。此时,远处的溪流里,一群光屁股孩童正在戏水,让人生出恍如隔世的感觉,曾几何时,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啊。恍惚了一会,我走进土产店,买了一斤现炒绿茶,挺香的。

    十一点半,文艺表演开始了。苗家姑娘虽说总体“海拔”不高,但那身材、那样貌,给人水灵灵的感觉,如溪涧的一股清流、山谷的一阵清风,令人生出无限爱怜。表演生动有趣,我觉得最好的节目是吹树叶,苗家小伙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