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进园(第1/2页)  胜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沙发和廖化快步向梨花女子学院赶,过了京兆公官大学,出了西直门,又行三里,到了梨花女子学院。

    梨花女子学院与所有的大学都不一样。

    第一,朝廷有律令,大学必须公办,私人办大学以谋逆论处,但又允许私人办书院和启蒙的私校。公办大学毕业的太学生最差也有从九品补的备选官身。书院的学生,都是仙人逸士,承继是先贤的绝学与高士的风月,不以入世功名为念。当然这是朝廷的说法,书院的家伙们可不愿意戴这高帽子。

    第二,大学即是公办,便为公用。国家集聚天下英才,教育后布散于天下,既有利于混天下一统,又有利于提高边地,蛮夷的文教卫生,化蛮夷为华夏于无声。可办大学花费极大,所以极少招女生,尽管朝廷屡有女性高官呼吁,可也无济于事。象京西这样的,自从京兆公官大学分出,就从未招过女生。

    梨花王朝创立之时,正值七十余年的混沌之世。受混沌之世的影响余泽,梨花王朝比前朝要敬重女性,不仅女子可以出仕,而且嫡长公主还可以为皇储,继位为女帝。

    梨花女子学院本是个普通的私校,招收京兆官宦家的女儿,世宗的皇后曾就读于此。后来,女校大着胆子改了名字叫做梨花女子大学。结果,学校被封门,校长被抓入大狱。要按旧例谋反,诛灭全家。世宗皇后极力斡旋,结果世宗朱批:官宦家女儿怎能造反,还想嫁人吗?放了过去。只不过,校名改为了学院,学校由家长组成校董会管理,民办官督了。因为朝廷一文不发,所以毕业没有官身,所以学费极高。

    可自打官督民办之后,原来投资的东家全被踢走,股份也全被校董平价收回。校董多是亲贵高官,看不上这帮败事有余的教育家。家长们捐地捐钱都有,不过说良心话,倒不全是为了他们家的闺女,而是为了讨好世宗皇后。结果搞得梨园富裕无比,校园搞得比京兆公官大学还气派和雅致,因为校园遍种梨树,又被简称梨园。后来还被揪出了好几个贪墨的管事,并由此创了一个关于侵占财产的极为有名的律法解释。

    这些,都暂时不提。沙发和廖化到了,才发现来得有些晚了。校外的周边停满车驾,各府的仆役们站满了大街,附近的茶铺,饭馆能坐4人的桌子现在都挤了八个管家模样,饭馆的老板还一遍遍踅摸,看那桌的管家们长的比较瘦。

    廖化环扫了一下,很奇怪。因为这里虽然拥挤,却极少本地的闲人。明显能看出,有些便衣的是治安局捕房的人,有些像是没穿军服的年轻士兵。

    一个年纪四十多了的捕头扫了廖化和沙发几眼,拍拍廖化的肩:青瓜蛋子,站你们该站的地方去。

    廖化回身行礼:警长!我们是要进园观礼,不是便衣。

    捕头哦了一声,叫了一声:林喜。就见那个阜成门前的那个小警冒了出来。捕头:送他们到三门进园。看着,别让他们乱串。

    林喜笑了笑,打了个招呼:你们还真是来梨园的。

    边走边解释:正门现在只放贵人出入,两个侧门是一般的官员和富豪。像你们这样走路来的,走边门,看看守门的放不放你们进吧!

    穿过人群,拐到无人处。林喜向前一指:前面就是了,要是不让你们进,绕开大路回去,别乱串,招惹无妄的是非。

    两人谢过,快步前行。边门人极少,门外两边站了两个军士,小路上两个军士拉开三米的距离来回巡视。两个把门站在门里,穿着崭新的衣裳。

    走到了,没想竟见了个熟人,碰瓷的麻杆。麻杆端着个大瓷杯子,杯里还有大半杯啤酒,一回头见了他们也吃了一惊!

    廖化还记得他:马先生,您怎么也在?

    麻杆叹了口气,十分萧瑟。

    麻杆开口:我姓马前,单字虎。不姓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