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慈母簪(第1/2页)  天垂象2:接连不断诡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

    关门后屋内显得暗淡压抑,虽是白天却相当阴冷。算姑没有开灯,反倒是把窗帘拉上,屋内瞬间更加目光不及。算姑没有说话,也没有指导笼叔的女儿做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笼叔的女儿名叫巧珍,自顾自坐在梳妆台前,无论是不是看得清镜子里的自己,都直勾勾的看着。见巧珍坐下,算姑这才缓慢的站在巧珍身后,警惕着望向镜子里的人影。虽然光线很暗,却毕竟是白天,只要眼睛逐渐适应,静下心还是能够看得见。镜中映出两个人影,一个是坐着的巧珍,一个是站在巧珍身后的算姑,没有任何异常。

    但是算姑知道,如此诡异的场面绝对不会一直正常下去,按照道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镜中就会有反应,到时候只要积极应对,就能暂且保住巧珍的命。

    老祖宗发明的“一柱香的时间”,并非后人随随便便找来的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香,而是根据燃烧速度以及处理诡事的经验精心计算的长度,按照这个长度和燃烧时间,可以判断出很多东西。以眼下为例,此类诡事的忍耐时间的极限,属于老祖宗研究出的一柱香的时间范畴,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此类诡事隐忍不发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老祖宗计算的时间。绝大多数时,甚至等不到这个极限,诡事便已经发作。

    果不其然,巧珍头上的花没有忍耐一柱香的时间就已经发作,在那模糊不清的镜子中,巧珍空无一物的头,这次进屋的时间需要根据不同人的造化来决定。一个小时后,红须全部离开巧珍的肩膀,整齐分明的耷在算姑的手中。算姑累的双臂发酸,却还是坚持着将红须视作巧珍的头发,高高盘起。

    巧珍持续惨白的面色随着肩头两团火不被纠缠,变得重新有起色。算姑擦干手上的血和汗,取出纸人姑娘,将其放在巧珍的床上。纸人姑娘的头上粘有假发,假发高高盘起,被一根簪子巧妙的固定好。

    簪子的造型相当特殊,一端雕有阴阳符,一端嵌有银针。此簪名为“慈母簪”,相传在极早年间,一位慈母因为儿子搭救落水同伴不幸身亡而伤心不已,竟一路哭到阎王殿,恳请阎王饶她儿子一命。无奈慈母之子阳寿如此,怨不得别人,慈母只能无功而返。因家中还有女儿一名,慈母并未轻生,活到五十方才得病而亡。

    慈母死后不愿投胎,在儿子丧命的河边成为孤魂野鬼,她没有干任何伤天害理的勾当,而是在水流吞人时救人于危难之中,即便洪水也不辞辛劳。上天感念慈母心善,有意点拨,慈母却只想留在河边救人,最终化作护河神母,兼顾周遭土地,保一方平安。百姓感恩,建起“护河神母庙”供奉慈母。几年后,一位心善的神棍因为本领不济,无法搭救被恶道绑架的二十七名童男童女,满心无奈的来到护河神母庙中,在香火前祈求神母显灵。

    那时节杨柳飘飞,神棍傍晚入庙,夜深未离,一心想着如何对付恶道,一心祈求神母显灵。眼前香火飘散,迷迷糊糊间见一位女子站在供桌前。女子自称护河神母,愿将一件宝物赠与神棍。此物为神母头上的一根簪子,簪子翠绿清透,一端雕有阴阳符,一端嵌有银针。此物集神母多年感念,愿给阴阳之间增添一道回旋的余地,说尽生前未说之话,挽留不应枉死之冤,多一座桥,多一条路,少一份不甘,少一段孽债。阴阳相隔大于天地,要想回旋,必要付出代价,用簪上银针扎破手指,便可以此明志。

    至于神棍如何利用这根簪子打败恶道,无人知晓,只知神棍击退恶道,成功解救二十七名童男童女后,带着簪子拜谢神母,熟料护河神母庙已经坍塌,周围百姓几次重建,全部困难重重,最后不得不放弃。神棍无处祭拜,更无法将簪子送回,只能跪在河边发誓,一定妥善运用簪子解救百姓,为簪子取名“慈母簪”

    算姑心中念着“指阳入阴,指阴回阳”,以慈母簪的银针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