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往事(第1/2页)  新安鬼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子明将眼泪抹掉,“确实还有一事,大人尚不知晓,只是我也不知此事是否关系重大。”

    “到底是何事?”程牧游的声音又促又短。

    “大人可否还记得我讲过的太尉府三小姐与韩公子的故事?”

    “我记得,你还曾怀疑那韩公子就是幕后真凶。”

    徐子明的脸上笼上一层寒霜,“我骗了大人,其实韩公子并不姓韩,他汉人的名字叫李德让,正是现在辽国统领大权的楚国公,而三小姐,就是辽国太后萧婥。”(注:未免和真实人物撞名,作者在这里改了两位的名字。)

    程牧游大惊失色,“所以你当年是萧家的一名帮工?”

    徐子明重重点头,“我本名叫萧律,是太尉府也就是萧太后母家的帮工,后来由于朝廷需要用兵,便随军出征,参加了宋辽之间的第一场战役,”他吞了口唾沫,“大人,阴兵槽一战,我也在场,我本该同那三千兵士一起葬身于阴兵槽,可是一场箭雨过后,我只伤了手,身体其它部位并无大碍,听到宋军气势汹汹的杀过来,我怕了,丢下自己的战友仓皇逃命。幸运的是,我被一户人家收留,养伤调息,可是伤好之后,我却不能再回故土,因我是逃兵,回去之后只有死路一条。幸运的是,那家人同情我的际遇,将我收为养子。我从此便在河间生活下来,以汉人的身份,娶妻生子。至于后来发生的一切,大人俱已知道了。只是若非昨日亲眼所见,我一直以为此事背后是李德让在作祟,因为那欺侮三小姐的登徒子的腹中,也有一段红线,可是现在看来,会使这种邪术的还不止李德让一人,那巧芸,竟也是个蛇语者。”

    “李德让......”程牧游念出这三个字,“堂堂大辽楚国公,应该不会为了给战死的兵士们报仇而亲自来到大宋吧,除非这件事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这只是我的猜想罢了,巧芸已死,虽然我们怀疑她是报复杀人,却也找不出更确实的证据了,只是可惜了史大人他们,到现在还踪迹全无。”徐子明一边摇头一边叹气。

    程牧游望向门外,“明日,惜惜会带人全面搜查辽阳县城,若是还找不到人,恐怕......”他目光深邃,里面是无尽的哀愁。

    青纱帐外,一个丫鬟正轻轻摇动着手里的羽毛扇,驱散走室内烦热的暑气。她摇扇摇得过于专注,既怕风不够带不来凉意,又怕风大了惊了帐中人的美梦,全然没注意到一个修长的身影已经站在自己身后。

    “太后睡了?”那人轻声吐出这四个字。

    闻言,小丫鬟惊了一跳,扇子都掉在地上,道了声“奴婢该死”,转身要跪,却被那人抬手阻止了,“别吵醒母后,等她醒了,告诉她我来请过安了。”

    言闭,他便走出寝殿,小丫鬟捡起扇子,望向纱帐内那个侧卧的背影,心里嘀咕道:太后这一觉睡得好生香甜,方才这么大动静都没将她吵醒,也不知在做什么美梦。

    青纱飞扬,好似那人飘摆的衣袍,上面隐着一股暗香,和她见过的那些浪荡公子、粗犷汉子都不同。

    萧婥在梦里扬起嘴角,那年她只有十六岁,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只不过,看惯了那些狂蜂浪蝶的谄媚嘴脸,她心里对男人竟然生出一丝小小的鄙夷,所以哪怕裙下之臣数不胜数,却没一个能真正被她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那晚是个风清月明的好天,她看着挂在一碧万顷的草原尽头的那轮圆月,心中忽生出一股壮志难酬之情,只恨自己生了这副女儿身,不能建功立业、厮战沙场,想到这里,胸口已是被一股悲壮之情所溢满,她拉动缰绳,在草原上策马狂奔,纾解着压抑了已久的豪情壮志。

    可是跑着跑着,前方的草丛中突然窜出一只兔子,如旋风似的从马儿的四蹄中间钻过去。马儿猛然受惊,飞奔如箭,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