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第六人(第1/2页)  新安鬼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姑娘的聪敏,绝不会做出这样漏洞百出的事情,焦小妹是月食那晚被杀的,那天,新安城宵禁,在街上活动的统共就这么几个人,姑娘选在那个时候动手,不是摆明了告诉我人是你杀的吗?还有,惜惜说,你在她心里是个很好很好的人,绝不会做出丧灭天良的事情,她虽单纯,看人到通透,我信她,自然也信姑娘。”

    晏娘哼了一声,“第一个理由倒是有几分道理,至于第二个嘛,”她眼中透出一丝狡黠的光,“大人,您可不是蒋姑娘那种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难道竟会相信她的话?”

    程牧游一怔,随即正色看她,“即便惜惜不对我说这番话,我还是选择信你,就看姑娘是否愿意相信程某所言了。”

    晏娘抱臂盯着程牧游,直盯得他心里有些发慌,终于,在听到身后急匆匆的一阵脚步声时,她脸上又浮起那抹常见的笑容,慢慢的退到一边,“开封府的衙役来捞人了,大人,对于这几宗案子,你可有自己的见解?”

    程牧游也退到一边,他看着那具被打捞上来的尸身,冲晏娘轻声说道:“被杀的这几个人,身上光滑平整,那层皮竟不像是被剥掉的,而像自己蜕掉的一般,而且,在尸体附近,都有四四方方的印记,像是鞋印,又和鞋印有些不同。”说着,他从衣襟里掏出那张画着印子的纸递给晏娘。

    晏娘看了一眼,旋即嘴角一翘,“大人,这印子我倒是见过。”

    “你见过?”

    “太平兴国五年,日本天台宗高僧奝然领徒众成算、祚壹、嘉因等六人赴汴梁求学,那时,我就在汴梁,恰好见到了他们师徒六人,”她眼波流动,明净如清溪,“他们从御街穿行而过,鞋履踩在石板路上,发出笃笃的声音,就像木头在敲击地面。”

    “木头敲击地面......”程牧游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这四四方方的印子,正是木屐的底座,这么说......杀人剥皮的竟是个东洋来的女子。”

    晏娘仰头看他,“女子?大人为何如此笃定?”

    “文尚书的女儿手里抓着一片衣角,上面绣着白色的朝颜花,所以我才猜测凶手是女人。”

    “朝颜花?白色的朝颜,”晏娘冷笑了两声,“大人猜得不错,我大宋女子的衣物上甚少用朝颜花,更别说白色的朝颜了,因为这花有易碎易逝、朝不保夕之意,但是这种花在日本却意寓着高贵静美,是拥有皇室血统的女子才能用的图案。”

    “这么说来,那杀人无数的凶手真的是个日本女子,可是,她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大宋,还在这里肆意作恶呢?”

    晏娘摇摇头,“我们只是猜中了她的身份,但是离真正的谜底还远的很,只有真凶落网,我们才能知道她行凶的动机。”说完,她作了个揖,“大人,我还有些事情未办,先就此别过了。”

    程牧游一愣,“那我要到哪里去寻姑娘?”

    “大人放心,该来的时候我自会来找你。”

    夜已经深了,见蜡烛的光愈来愈弱,赵泽平放下手里的书,扶着桌子站起来,拿起剪刀在烛芯上轻轻一剪,烛光晃了两下,不但没有燃起来,反而“呼”的灭掉了。

    窗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影子,安然若素,和屋内的赵泽平隔着一扇窗对望着。

    “你来了。”良久之后,赵泽平吐出这三个字。

    “赵大人可一切安好。”那人声如银铃。

    “很好,只不过,老友们都已不在,常常会感到寂寞。”

    “我方才在大人的宅院中转了转,现在的宰相府,可不若以前那般奢华了。”

    “赵某已步入残烛之年,只想为江山社稷尽最后一份心力,其它的,早已视若浮云。”

    “如此甚好。”

    说完这四个字,两个人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