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寒衣(第1/2页)  新安鬼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待屋门关上,月牙的笑声也变得遥远而缥缈。李德让这才将脸上的笑容收起,望向站在座前的那个人,轻声问道,“那边传来什么消息了?”

    那人行了一礼,“大人,属下这些日子一直在辽阳查探阴兵失利的原因,皇天不负有心人,几日前,终于让属下找到了一个目睹此事全过程的人。”

    李德让皱起两道浓眉,“他怎么说的?”

    “那人是个生意人,阴兵袭城那日他正好在城外,所以才将事情的原委看了个清楚。他说,他当时就藏在城门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上,看见大宋守城的士兵被阴兵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几乎要全军覆没,可是兵败城破之时,有一个手持铁尺的道人从远处走来,他掌心托着三把火焰,抬掌落掌之间就将你三千阴兵卷进火海之中,全部烧干净了。”

    李德让猛地从座上站起,目露精光,死死盯在那人脸上,“那道士是何模样?”

    “衣着普通,不过,他的脖颈上有一道像小蛇那么粗的疤痕......”

    闻言,李德让久久都没有说话,过了半柱香功夫,他才咧嘴轻哼了一声,说出三个字,“又是他。”

    “大人,属下愚钝,那道士到底是何人?难道是大人的旧识?”

    “旧识?确实是旧识,”李德让笑了两声,声音似风刀霜剑,听起来不寒而栗,“当年若不是他忽然叛变,将我们伏击宋军的计划泄露出去,我手下那三千辽兵便不会惨死于阴兵槽中。”

    那人大惊,“我只知道当时军中出了叛徒,没想,竟是这道士?只是大人,这道士明明就是宋人,却又为何会知晓咱们大辽的军务要密?”

    李德让看着窗外透过来的几束日光,微眯鹰眸,轻声道,“他法力高强,深得景宗信任,而且,他还与景宗达成了某种约定。”

    “约定?”

    李德让沉默着点头,旋即,又抬头望向那人,声音里透着不容反驳的坚定,“你派人去打听他的行踪,一旦确定,我们就启程。”

    那人一愣,“大人,您要亲自去大宋?”

    李德让唇角溢出一丝阴鸷的笑,“这么多年了,我也该去会会这位老友了。”

    ***

    天还没完全亮,程家的小厮们便将从市集上采买回来的五色纸和棉花搬到院中,满满的堆了一大摞。

    听到动静,李玉珊打着呵欠从房里走出来,见其他人都围在院中低声商量着什么,便挤到前面,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买这么多彩纸做什么?还有这棉花,黄不拉擦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她说完,才发现一众人等都将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鄙夷和不解都有,方才觉得有些心虚,小声嘟囔了一句,“看着我做什么?你们买的棉花不好,还不让人说了?”

    话落,便看到程秋池冲她轻轻摇头,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可他还是晚了一步,刘子芊清清嗓子,笑着对李玉珊说道,“妹妹难道不知今日是寒衣节?这些五色纸和棉花是要给先人们做冥衣的。讲究的人家,还会特意到离家不远的路口,为‘游魂路鬼’送寒衣,为的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贿赂那些流浪鬼,使它们能与自家的亡人和平共处。”

    李玉珊听刘子芊讲得头头是道,便知她又故意在下人们面前奚落自己胸无点墨,于是恨恨瞥了她一眼,转身出了人群,朝前堂走去,来到门口时,她扶着门朝刘子芊一望,口中“嗤”了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寒衣节吗,明年今日,还不一定要多做几件冥衣呢?”

    见李玉珊气呼呼的离开,程秋池便有些站不住了,刚想跟过去,却被程德轩叫住,“秋池,现在南纸店都卖现成的冥衣、靴鞋,不用专程买来自己做吧,子芊又有了身孕,亲自做这些,未免费心费力。”

    程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