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仙童(第1/2页)  新安鬼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远在她意料之外,鼠群里突然变得寂寂无声,在和白猫对峙了一会儿之后,纷纷的向后退去,只一会儿工夫,就消失在林立的墓碑后面。

    白猫回头瞅了两个呆若木鸡的女人一眼,淡蓝色的眼珠中,竟有丝桀骜不驯的味道。然后,它转过头,迈着四平八稳的猫步,朝着墓园深处走去。

    ***

    “我想知道蚕祟的事情,”一直到樊晴睡着了,她陪着樊夫人走出屋子,蒋惜惜才将憋在心里很久的那句话问出来,“十几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夫人,请您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我吧。”

    樊夫人拉着她的手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她盯着没有月亮的夜空,深深的叹了口气,“其实这件事到和你的兄长不无联系呢,若不是他,估计现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淡水镇这个地方了。”

    十六年前,淡水镇上曾发生了一次大的疫情,这场疫病是以大量的桑蚕的死亡作为开端的,刚开始是几家,后来逐渐蔓延,每家每户的桑蚕都在减少,更有甚者,一夜之间蚕室中的桑蚕就全部没有了,只剩下满是血迹的托盘,而造成桑蚕死亡的原因就是老鼠,它们趁着夜色爬进蚕室,将蚕苗全部吞噬掉。

    我记得很清楚,那段时间,镇上的老鼠越聚越多,有时走在路上,一个不小心就能踩到老鼠的尾巴,而且这些畜生不怕人,常常大摇大摆的在街市上招摇而过,很是吓人。

    镇民们深受鼠害所扰,夜不敢寐,拿着棍棒守在蚕室里面,要知道,蚕苗的长势和数量事关来年的收入,若蚕苗都被这些畜生咬死了,那明年大家就无米下锅了。

    就这么过了几日,老鼠倒是被打死了不少,那时大家也不懂,就把那些老鼠的尸体丢在南舟河旁边,随便用土盖上。

    可是,蚕苗虽然守住了,人却开始病了。

    起初,有些镇民突然发起高烧,有的胡言乱语、行为失控,有的从睡梦中惊醒,语焉不详;紧接着,他们的脖子、腋窝、双腿等地方就会出现肿胀,长出拳头大的血包。再往后,大多数人就会出现剧烈的胸痛、咳嗽甚至吐血。

    当然,他们的结局多数都是死亡。

    到了后期,疫情越来越烈,更为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有时候人们正在街上或家中交谈着,人就突然就开始摇晃,神志不清,猛然倒在地上死去。

    人们毫无征兆地成群倒下,街头、闹市、民居里到处都是倒毙后无人掩埋的尸体,尸体腹部肿胀,眼睛通红,大张的嘴巴里不断流出脓水。

    当时的淡水镇,就像是一座鬼城,外乡人都不敢进来,生怕被传染了疫病,官府也派下人来,将整个镇子重兵把守,严防镇上的居民逃到外面去。镇子里到处是哭丧的哀嚎声,惨哪,太惨了,说它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

    后来,就有了白衣人勾魂的传言,有人说,曾看见一个身材高瘦的人在夜间游荡,身前身后,跟着成群的老鼠,大家都说,那就是蚕祟,他当然不是人,是个带来疾病、吸人精魄的妖怪。

    不过,我家老爷倒是不信这个邪,他说镇民们都是得病死的,既然是病,那就一定有药可医,不能干坐着等死。所以,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偷偷的从士兵们的眼皮子底下溜出了镇子,跋山涉水的走了一个月,来到了汴梁城。他听说,当时的太医程德轩医术高明,能药到病除、枯骨生肉,于是便四处打听,找到了程府,可让他失望的是,程德轩当时并不在府里,由于皇后娘娘临盆在即,所以他一直在宫中候命,几个月都没有回府了。

    我家老爷当时就瘫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难道老天真要绝了淡水镇,一点活路都不给留下吗?

    程家的家丁知道老爷是偷偷从镇上溜出来的,怕惹事上身,便将他赶出了程府,老爷就像失了魂儿一般,在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