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8 章(第1/4页)  锦衣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碰到了一些零散的游dàng牧民,为了不拖累行军速度。镇北公只是命令士兵强征牧民的马匹和牛羊来补充军需,大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瓦拉可汗地踪迹,但镇北公可以肯定,瓦拉可汗就在北方,只要再搜索些时日就可以追击到瓦拉可汗和其身边的贵族,子虚帝同意了,并尽量派出人马护送辎重支援镇北公,鞑靼部落又派来了一千骑兵,因之前鞑靼骑兵损失惨重,为明朝立下大功,子虚帝送去了足够鞑靼各部一年所用的粮食、布匹和茶叶,但对于铁器依旧严格的控制,以免鞑靼人坐大。

    这日张延秀连续收到了从京城传来的两封信,一封是用飞鸽传书送来的,主要是关于张延秀被封侯地事情,信中只有四个大字,自重、太子!张延秀很快就明白了父亲和岳父的意思,自重是让自己不要过于骄傲,以免不小心得罪了皇上,留下隐患。至于太子二字就是要张延秀要继续与太子保持联系,并且不能再以兄弟朋友的情感对待太子,君是君,臣是臣,君臣有别!另外一封信则是说道镇北公的宏愿,张佐和徐敬业都先不考虑别的,而是直接先假设到镇北公追击瓦拉可汗后,活捉或击杀瓦拉可汗和俘虏大批瓦拉贵族之后的事情。瓦拉人没有了他们软弱的可汗,也没有了那些怕死的贵族,并不代表他们会乱成一团,明军的追击一定会出现落网之鱼,只要是拥有成吉思汗的血脉,坚强活下来地瓦拉贵族就可号召起其他地瓦拉部落,与明军对抗到底,采用瓦拉人最简单的战术,打了就跑,一有机会就偷袭地方式,瓦拉此次之所以失败得如此惨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太骄傲了,用的全部都是硬碰硬的打法,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无论敌人强弱,都先以游击偷袭之法消耗其实力。

    虽然瓦拉无法被平定,但其对朝廷的危险将会变得十分微小,可之后呢?张佐和徐敬业算来算去,以大名朝如今之赋税,除非大明所有百姓一人多jiāo三成赋税,宫中内库削减一半用度,户部各种支出削减三成费用才勉强可以出兵收复河套平原与大同以北的大批草原。收复并不等于占领,如今大明完全可以轻易占领这些地区,但如果要收复,使其成为大明国土,并加以控制,那必定要先迁移大批百姓进入这些地区,大明百姓念土念家,除非没了活路否则绝对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人离乡贱,强迫迁移所将激起很大的民怨。

    强迫迁移之后朝廷就要付出一笔银两用来赔偿移民,帮助移民重新开垦土地,建立家园,移民所迁之地在三年内是无法达到自给自足之能力,朝廷还要每年输送大量粮食到北方以防止饥荒,如此众多的花费还不是朝廷将要付出的最大支出,朝廷所要付出的最大一笔银两乃是用来修建坚固的要塞城池,并派兵驻守之费用。要保护迁移的大明百姓,保证朝廷对所收复之地区的绝对占领,没有坚固的城池和要塞,还有大量的士兵是不行的。坚固的城池和要塞可以存放大批军用物资,防止以骑兵为主力的蒙元余孽之进攻和掠夺。草原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擅长骑shè,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倘若驻军过少则无力对来犯的蒙元余孽进行反击,保证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数量庞大的驻军,而数量庞大的驻军就意味着每年高额的军饷与军费,北部草原乃是苦寒之地,为了稳定军心士气士兵每月所得军饷必须是平常士兵的两倍。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银子的问题,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那么当太子登基之时,所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国库空虚,内库用度不足,各地民怨沸腾的局面,不仅是张佐和徐敬业,张延秀也认为太子是绝对不愿面对这种局面的,太子他只想做一个守成之仁君。张延秀很是无奈,他没想到开疆扩土之宏愿将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更何况现在镇北公还没有追击到瓦拉可汗,能否成功亦还是一个问题,张延秀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慢慢地将两封信烧掉,他本身就明白一件事,朝廷目前国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