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7章 苦口黄莲(第1/2页)  逆转隋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禀父皇,儿臣的想法跟皇兄一样。”李世民回答的声音很轻,回答的内容又毫无出彩的地方,无疑让李渊以及裴寂等人稍显失望。

    或许感受到了别人异样的目光,李世民将头埋的很低,在别人看来,李世民是因为脸面尽失才会低头。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掩饰目光中那抹无法掩饰的狠厉。

    当听到李玄霸承诺牵制徐世绩,李世民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眼神中满是杀机,他很想表现的从容一些,无奈根本控制不住心中的怒意,于是只能低头以作掩饰。

    冠县那场针对李玄霸的阴谋,以李孝恭惨死,杜如晦葬身望月楼收场,不过,在杜如晦死之前,他的一封信已经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从那封信中,李世民知道了一些有用的消息,比如李孝恭围攻冠县时,徐世绩曾率三千兵马,意图救援身在冠县的李玄霸。

    简而言之,徐世绩很有可能归降南隋了!

    既然徐世绩本身就听令于李玄霸,那李玄霸所谓的牵制,只不过是一道诏令的事,哪里还需要调集兵马,不远千里的渡河?

    不用付出任何损失就能让大唐替南隋攻打北隋,而且大唐还要感谢南隋的相助,李世民如何能不动怒?

    可是徐世绩投奔南隋的事,李世民现在不能说。冠县的事好不容易尘埃落定,李世民不可能现在跳出来,告诉世人自己参与其中,即便他说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消息,那必然会有人质疑他为何今日才上奏!

    最让李世民难受的是,消灭北隋的诱‘惑力太强,哪怕他想到大唐可能做了南隋的刀,他也会甘之如饴,并竭力劝说李渊挥师西进。

    “父皇,您若是心存顾忌,可以诏令元吉率领部分娘子军在旁协助,一旦玄霸食言,未能牵制徐世绩,朝廷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见李渊依旧有些犹豫,李建成恭声说道:“有秀宁抵御刘武周,父皇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李元吉因大意失掉太原,逃回长安后便被李渊责令闭门思过,李元吉与李建成关系亲密,李建成在这个时候劝说李渊重新启用李元吉,倒也并不奇怪。

    裴寂、屈突通等人深思熟虑一番,纷纷劝说李渊攻打北隋,但让李元吉重新领兵一事,他们都很有默契的保持了缄默。

    随着秦国灭亡,关中十分安全,李渊权衡利弊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就依你的计策,但如今天气寒冷,洛阳城又易守难攻,不妨让刑国公先去劝降徐世绩,待明年开春,再行伐逆之事!”

    ......

    长安城的东北角,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李密身为皇亲国戚,又是大唐的刑国公,地位自然非普通百姓富贾可比。

    “听说太子殿下回来了。”在长安生活数月,李密明显苍老了许多,他与王伯当坐在院中,看着叶子已经凋零的树木,无悲无喜的说道:“想来南方的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

    “学生听说太子殿下昨晚回的长安,刚回来便进宫面圣,至于江陵城的情况,学生暂时还不清楚。”王伯当恭声回道:“先生,是否要派人打探一下?”

    “哪里需要刻意打探消息?”李密淡然一笑,说道:“最迟明日傍晚,我等便可知晓。”

    “学生愚钝,还请先生替学生解惑。”纵使李密已成笼中之囚,王伯当依然对他十分尊敬,他拱手道:“大唐强盛,数月前便将萧铣打的节节败退,太子并非庸才,按理来说,不可能打败仗,但他回来的远比学生预期的要早。”

    “或许他既未胜,也没败吧?”李密随口答道,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如果真的像密猜测的那样,或许我们就有机会离开长安城了。”

    听到李密的话,王伯当愈加困惑,他沉吟片刻,请教道:“先生,太子兵败与否,和我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