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30章 世界首富的抱怨(第1/3页)  诛清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伍秉鉴再次到越华书院门口邀请香山去广州城外的十三行。

    这次魏胡子没有刁难他,远远地看见伍秉鉴过来,便屁颠屁颠地主动迎了上去。

    “伍掌柜今日如此清闲?”

    “哦,钦差大臣有要紧事找我商议!”

    魏胡子听到这里,慌忙跑回门房给伍秉鉴搬了把椅子,一边搀扶着伍秉鉴坐下,一边竖起大拇指恭维说:“伍掌柜果然厉害,这么快便得到钦差大人的赏识!您老稍候,我这就送信。”

    魏胡子撒脚如飞进去给香山送信,撒泡尿的时间便兴冲冲跑回来了,然后气喘吁吁地说:“伍……伍爷,钦差大臣有请!”

    香山这会浑身不舒服,从遥远的北方到了华南,香山有些水土不服,再加上昨日接见热情的广州百姓兴奋过了,醒来以后便觉着头晕脑胀,浑身发冷,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

    “林大人还能否前去?”

    香山摇摇头说:“轻伤不下火线,事关重大,还是去看看吧。”

    “大人放心,正好借此机会让伯驾医生给大人看看病。”

    香山换了身便装,叫上赵神枪,两个人跟随着伍秉鉴出了越华书院的门。

    伍秉鉴恭恭敬敬地在前面引路,带着他们出了广州西城门,沿着西城前往南走了一箭之地,很快就到了地处珠江北岸的商馆区。

    商馆区小的可怜,从东到西不过二百七十步,南北两端更短,但是千万不要小瞧了这块屁帘子大小的弹丸之地。

    这里是大清王朝唯一的经济特区,皇帝唯一允许西洋鬼子做买卖的地方,鼎鼎大名的十三行便设在这里。

    当年英明神武的康熙爷诛鳌拜,平三番,收台湾以后,大清国内稳定,四海升平,康熙接着剑指东南沿海,便废除了自打明朝那会就开始的禁海令,在澳门、泉州、华亭、宁波分别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从此重新敞开东南大门跟洋鬼子做贸易。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帝担心洋鬼子的奇技淫巧还有传教士的歪理邪说会扰乱人心风俗,危机国家安全,便将闽、江、浙三个海关一股脑都关了,最后只剩下最南端的粤海关一棵独苗,只允许外国人在这里来华贸易。

    伍秉鉴领着两个人进入商馆区,街巷上倒是很热闹,店铺林立,钱庄、药行、医院、画店、杂货铺之类的应有尽有。

    伍秉鉴指着东边几条飞檐吊角的街巷说:“这是我们十三行的地方,西边那几条街巷便是洋人的店面了。”

    虽说华夷混住,倒也经纬分明,香山看洋鬼子的店铺都是整整齐齐的三层楼,很洋气的拱门廊柱,每栋楼都有通到江岸的水门,漂亮得像一座座水上宫殿。

    香山忍不住赞叹说:“当年康熙爷果然厉害,当初敢开未有之风气,专门划出这么一块区域与洋鬼子做贸易,这样的明君圣主真是不多见!”

    “康熙爷这么做可谓是有名有利一举两得。”

    伍秉鉴说得看似轻描淡写,但是香山还是听出来他话里有话,便问道:“伍掌柜这话什么意思?”

    “当年康熙爷开海禁,与洋人通商做买卖,既落下了怀柔远人的好名声,同时又增加了皇宫里的开支用度,实在是有名有利呀。”

    “伍掌柜,此话怎讲?”

    “洋人贩运洋货到这里所交的关税户部沾不到半点便宜,都入了粤海关,然后再交给内务府转给宫里供皇上随意支取。”

    跟随在香山身后的赵神枪瞥了瞥嘴说:“伍掌柜,别管入了税银入了户部还是内务府,但是大头最后还是让你们赚去了总不会有错吧?”

    伍秉鉴赶紧陪着笑说:“赵总管,话可不能这么说,洋行这生意无异于火中取栗,刀尖舔血,你这知道我们人前显贵,但是我们的难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