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0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为改观,好几个飞机场基本建成。美国人、英国人,还有美国工兵部队的黑人,见到中国部队,纷纷做鬼脸打手势,表示欢迎,数万印度民工和美、英军的工程兵昼夜不停地抢修公路。听美国黑人工兵介绍,到2 月底为止,公路已经从雷多向前伸展了70 公里,到达了印缅边界。一些黑人呲着雪白的牙齿吓唬中国官兵:“前面就是野人山,有日本人。你们要回中国,就必须在我们前面开路..”边说边做出端qiāng冲锋的样子,口中发出“咯咯”的扫shè声,然后双手一摊、眼一闭,表示中弹身亡。

    新38 师的官兵们不以为然,他们中的许多人亲身经历了第一次远证缅甸的苦战,并在大撤退时领教了野人山的凶险。无数的战友至今还躺在密密的丛林中,他们的尸骨还等着我们去掩埋、祭奠呢。

    从雷多到缅甸境内的胡康谷地,中间横亘着纵深200 多公里的野人山。除了1942 年数万印缅难民和第一次远征军残部撤退入印,曾进入这个死地以外,从来没有人知道山中的究竟。从飞机上往下看,莽莽林海层层叠叠,黑压压yīn森森不见边际。进入山中,犹如进了一个yīn惨世界,密密的林木把阳光遮蔽得一丝也透不进来,脚下颤颤抖抖地,堆积着不知多少年的腐枝烂叶。头顶上葛藤纵横,四下里蟒蛇出没,蚊虫和蚂蟥嗅到人的味道,很快就从四面八方拢了过来。偌大一座山中,死寂无声,格外令人恐怖,人在这里顿时会感到生命的渺小和吉凶难卜。

    从3 月起,新38 师114 团部队首先开入野人山,为跟进的中美工兵部队开路。山中环境极度恶劣,无法进行大部队作战,日军也仅派出一些小部队冒险进入山中,袭扰破坏驻印军的筑路工程。因此,新38 师部队在野人山中的敌人主要不是日军,而是大自然。114 团人手一把砍刀,一边砍伐一边前进。一路上唯一可以作为路标的是1942 年留下的累累白骨,他们在黑绿色的丛林中显得格外扎眼。有的尸骨仍躺在芭蕉叶搭成的棚子下,呈休息状,棚外依然架着的木桩上,悬挂着早已生锈蚀烂了的饭盒。在新平洋附近的一块林中主地上,三三五五的qiāng架散布开来,旁边是堆堆白骨,尚存的遗物表明,这是当年远征军新28 师的部队。看来,他们完全丧失了走出林莽的信心,只能在这里听天由命了。

    官兵们把沿途散布的尸骨一一收拢,加以掩埋,心中不胜悲凉:”异域成仁的弟兄们,我们回来了。倘若你们在天有灵,就等着看我们怎么为你们雪耻报仇吧!”

    4 月过去了,5 月过去了..一直到10 月进入旱季,雷多公路的路基在一米一米地向前拓展。担任筑路警戒的新38 师部队轮换前进,在野人山中度过了整整8 个月暗无天日的生活,终于跨过了野人山,兵临胡康河谷的前进基地新平洋。

    胡康河仑是打洛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的总称,打洛盆地面积310 平方公里,新平洋盆地面积2486 平方公里,都是热带原始森林,中间纵横着大龙、大奈、大宛、大比四大河流和许多小支流。大龙河以北有人行小道,以南道路宽阔,可以通行汽车。据守在胡康河谷的是日军的第18 师团。

    第18 师团是中国军队的老对手了。中日全面战争bào发后,第18 师团在杭州湾登陆,参加淞沪会战;1938 年又在大鹏湾登陆,侵占广州;1939 年11 月,进攻广西,侵占南宁;1940 年调往越南接受丛林战训练,随后参加太平洋战争,在南洋各岛及马来亚和缅甸等地四处征战;1942 年在缅甸战役中一路冲杀,骄焰极盛,拥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军盛名。

    该师团的任务是确保北缅安全,挫败中国驻印军打通北缅中印公路的企图。1943 年3 月接任第18 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