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队长受到特殊礼遇,除了全身披挂以外,连军刀也佩在身上,俨然一副虽死犹生之态。中国军队的郑重,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几十年后,宫崎周一仍念念不忘此事。“礼葬敌军勇敢战士的遗体,是我武将自古以来的教养,曾留有不少佳话。石割老前辈的细述,使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我不禁想起阿南惟几将军的名言‘道义即是战斗力’。”

    “道义即是战斗力”,的确如此,中国军队顽强奋战的真正力量源泉,正在于他们从事的是一场正义之战。田部圣大佐在湖口、九江的见闻体现了这种正义之师的道义力量,冈村宁次也不断感受到这种道义的力量。对此,冈村有过回忆:

    “10月初,第27师团占领了箬溪一带,检查缴获的敌军官兵致其亲友的信件,其中内容几乎全是有关我军情况,以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极少掺杂私事。同一时期,第101 师团检查反攻我方阵地而战死的敌军官兵遗体,发现死者父母的来信中,也都是鼓励他们为国家、民族奋勇献身的言词。”

    冈村和他的幕僚们总算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尽管不可能根本认识。

    先眨眼的是日本人

    经过连续苦战,金官桥一线日军正面进攻被顶住了,但就在此时,新投入战场的日本第9师团主力出现在防线的左后侧。

    第9师团创建于1898年10月,是日本的老牌常设师团之一,现任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该师团拥有2个步兵旅团(4个步兵联队)和4个特种兵联队,编制人数23000人,此外还有军配属的其他部队。自8月21日上陆九江后,第9师团即会同波田旅团攻击瑞昌,21日占领瑞昌后,马上分出九山政雄少将的第6旅团及加强的pào兵部队转向东南,沿瑞昌一德安大道向金官

    桥一线的侧后猛chā。

    第1 兵团司令官薛岳非常担心瑞昌方面日军的动态,瑞昌失守后.即命令驻在德安附近的预备队第74 军向氓山方向推进,一面搜索瑞昌日军的动向,一面掩护金官桥防线的左翼。

    第74 军属蒋介石嫡系,军长俞济时中将出身浙江奉化,又是黄埔一期生。老乡加学生,蒋介石格外器重俞济时。俞济时其貌不扬,天生兔唇,平时总爱剃个光头,从不留发,一付凶神模样,就是平和之时,也令部下畏惧三分。俞济时治军相当严厉,1938 年11 月,蒋介石下令qiāng毙长沙大火的责任者梯,监刑人即是梯的黄埔同学俞济时。事后发觉,执行qiāng决的士兵私吞了死者的金表和派克金笔,俞济时二话不说,当即用手qiāng亲自将该士兵击毙。

    俞济时与日军第9 师团是老对头。1932 年淞沪抗战时,他就以第88 师师长身分与第9 师团jiāo过手,被打成重伤,肠肚穿孔。全面抗战bào发后,俞济时首战淞沪,继战南京,与第9 师团虽未直接jiāo锋,但处在一个战场。武汉会战,第74 军人列第1 兵团序列,一直作为主力控制于德安后方,准备随时驰援吃紧的战场。瑞昌一失,南浔路北段金官桥一线左翼遭到威胁,第74军奉命出动,有了与第9 师团再度jiāo锋的机会。然而,俞济时自恃天子近臣,骄横惯了,再加手下有王耀武、张灵甫等一批悍将,故而对薛总司令的意旨多少有些怠慢。

    接到命令后,俞济时不急不忙,先派一部兵力向瑞昌方向搜索。8 月29日,刚到氓山附近,突与南下的九山旅团迎面遭遇。前锋部队措手不及,连连败退。31 日,薛岳火了,一面命令金官桥一线守军准备循序退往第二线阵地,一面直接叫通俞济时:

    “你他妈再向后退,我就军法从事!”

    俞济时振作起来,他倒未必怕薛岳杀头的威胁,但任由丸山旅团放肆南下,切断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