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7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道扬镳,返回武汉了。

    几天未见,李宗仁一扫前些日子的严峻神气,笑哈哈地站起来,“欢迎欢迎,请恕罪!”李宗仁双手一拱,全然没有一点大军统帅的样子,若不是化险为夷,恐怕不会有这么轻松的。

    “前些日子军情紧急,无暇,也无心向你们相谈,还望你们这些无冕之王笔下留情。不过现在好了,不仅长官部,其他各路部队均已脱离日军包围。我放心了,你们也可以放心了。”

    “李长官,徐州一战有惊无险,几十万大军安然无恙。不过,日军恐怕不会就此罢手,战局今后将如何发展,我们想听听李长官高见。”

    “谈不上高见,你们明天去向何方?”李宗仁明知故问。

    “回武汉呀。”记者们不解地回答。

    “那你们可要小心点,你们会把日军引到武汉去。”李宗仁佯作嗔怪地说道,随即又正色指出:“八方烽火聚武汉,武汉是下一阶段中日战争的新焦点。”

    战争打了近一年了,中国东部国土陆续沦入日军手中,北平、南京、上海、天津等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一个个失守,剩下的大城市已经为数寥寥,位于长江和京汉铁路上的武汉已成为中国抗战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人当然不会放过武汉的。

    日本人早就盯上了武汉。1937 年12 月攻占南京后,日本一直以为中国政府会乞和求降,未曾想,如意算盘竟未能实现。一气之下,近卫首相不顾一切地向世界宣布,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表达了与蒋介石誓不两立,必须赶尽杀绝而后快的决心。

    既然下了决心,日军大本营当然就要考虑如何用军事手段彻底打垮中国政府的策略了,从1937 年底开始,日军大本营内部着手研究下一步战争计划,攻占武汉被提上了日程,连徐州会战也是作为武汉作战的前提而实施的。

    在考虑攻占武汉的时候,日军参谋本部第二部(情报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从历史上看,只要攻占武汉,就能支配中国,通过武汉作战,可以做到以武力解决中国事变大半的目的,只要控制了武汉,即可控制中原,进而从实质上支配中国。

    攻占武汉很可能成为中国屈膝求降的又一个契机。

    得中原者得天下,情报部的这一判断促使日军大本营下了决心,5 月底,大本营下令,在年内断然实施武汉作战,为此,在中国大陆作战的所有部队停止回国调动,国内继续动员增兵40 万人,并为武汉作战提出了32.5 亿日元的战费预算。

    6 月15 日,日本政府和陆海军首脑陆续来到皇宫,参加最后决定武汉会战的御前会议,如同以往的御前会议一样,天皇神色肃穆,极少说话,在凝重的气氛中与会人员逐一奏明了关于武汉作战的原因,计划和目的。待海陆军首脑发言之后,近卫首相接着指出:

    “中国事变虽因徐州陷落,已见战局之一大进展,唯其前途尚辽辽。为彻底扫倒倚恃第三国支援,标榜长期抵抗之国民政府,今以日本有史以来之大军,于海陆空来奋战,以达成帝国所期目的。”

    天皇身边的宫内大臣发话询问,“集中国力实施武汉作战,能否达到结束事变之目的?”日本的御前会议通常决定重大事项,然而,天皇本人往往不亲自询问有关事由,而由宫内大臣代为查询,这已形成了一种惯例。天皇的至尊至贵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听到询问,在场的所有人员都沉默不语,他们实在不敢在天皇面前夸海口了,战争刚bào发的时候,他们这些军政要人哪一个不是成竹在胸,屡屡在御前表示“三个月内结束战争”、“攻占南京即可凯旋”等等,可直到今天战争仍在继续,实在有负天皇圣上的殷殷期望。

    新任陆军人臣板垣征四郎中将垂着头不敢正视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