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蔽,轻易被敌人发现不了,即使被敌人发现,又可以凭险据守,十分安全。水腰兵工厂当时的月产量已经达到400 支qiāng,成为八路军敌后抗战的重要补给基地。

    如果八路军防守翁圪廊的一个连不主动撤离,日军恐怕chā翅难进。

    当听到翁圪廊丢了,日军已经进入黄崖洞以后,据特务团长欧致富回忆,“彭德怀大怒”。彭德怀当即下令要严加追查擅自撤离的责任者,以军法论处。

    特务团守卫连的不战而退所引起的气愤和早已就有的要打个大仗的想法使彭德怀有些不冷静了。

    在百团大战开始后,在彭德怀签发的命令中就已经可以看出在他心中酝酿着歼敌数百人或一个大队的想法。

    8 月23 日,在总部下发的《各线出击部队积极阻滞敌增援正太》的电报中,有这样的文字:尽量争取战役时间之延长与战果之扩大,对于敌寇以数百人或一个大队来授之兵力,应有坚定决心,集结很优势兵力消灭之。电报进一步解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敌不敢轻易出援,即使敌敢于来援,亦必须集结更大的力量,这便能延长时间与增加敌之空隙,均有利于我之破坏作业。

    同样的意思又在以后的几封电报中频频出现。在8 月27 日的《正大线破坏愈彻底则我愈主动》的电报中有如下电文:特别应对出击或来援敌一个大队以内之兵力,集结最优势之兵力歼灭之。只有歼灭敌一二个大队,才能顺利的扩张战果。8 月29 日电报《正大线作战集团的行动方针》中同样意思的电文是:坚决打击增援出扰之敌,对增援出扰之敌在一个大队以下之兵力,务必予以歼灭。10 月19 日电报《百团大战后反“扫dàng”计划》中部署晋察冀边区任务时电文提到:准备坚决的消灭一两路进犯之敌。在关家尬战斗后的11 月11 日的电报《动员起来作坚决的反“扫dàng”》中又出现了同样的想法:集中主力在有利情况下歼灭敌人一两个大队。

    敌人的肆无忌惮和自己部下的临阵脱逃成了一根导火索,又激发了彭德怀打个歼灭战的想法。

    打,坚决要打,彭德怀的决心已不容更改。

    冈崎大队在386 旅一部的打击下,企图经武乡退回沁县,28 日在关家垴宿营。同时,进入根据地腹地的日军崛田大队,在我抗日军民的袭扰下,在疲惫中经左会、刘家嘴,企图取道蟠龙以东之关家垴西退。两股敌人在关家垴会合,共有五六百人。

    29 日下午,彭德怀火速从黎城赶到蟠龙镇的石门村。当时正好攻打榆社城的129 师的部队正在关家垴附近休息。当晚,彭德怀召集128 师的师、旅干部口述了战斗命令:以129 师之386、10 旅各一部归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以129 师386 旅之一部和决死一纵队的25 团、38 团各一部归陈赓指挥,于30 日晨4 时,对冈崎、崛田大队发起攻击。具体攻击部署如下:386 旅的772团部署在关家垴的东北和东南侧;385 旅的769 团,部署在关家垴的西北;决死一纵队部署在关家垴的南侧,准备由南向北攻;新10 旅一部,部署在关家垴西侧。彭德怀亲自掌握山pào连。

    四个方向,四只拳头,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

    日军两个大队被这四只拳头给逼在中间动弹不得。

    关家垴位于大行区的中心。它南边十几公里处是砖壁村,再往南是黎城,西南是王家峪,西边是武乡县,西北是榆社,北边是辽县。这里群峰起伏,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关家垴垴顶有一块小小的平地很适于布兵,只有南坡比较平缓,适于进攻,山坡上有一个小村子。晋西北的老百姓住的都是窑洞,一孔窑洞连着一孔窑洞。再往南就到了另一个高地柳树垴。柳树垴的海拔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