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逆转。到了1940 年,老兵轻易不复员,他们是日军作战的中坚力量。日军的重武器,像轻、重机qiāng,掷弹筒、迫击pào等一般都掌握在老兵手里。

    日本人对后勤部门的士兵进行轮换,据说是在充分听取医学界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的办法。他们认为,像卫生兵这类兵种,不能在战场上呆得太久,整天面对鲜血淋漓、肢体不全的伤兵,一般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这些神经已近崩溃,早已不想再战的退伍兵,已如同乌合之众。要不是几个押车的军官用qiāng逼着,恐怕连集合在一起都困难。

    但就是这群乌合之众,也确实使不明底细的八路军吃了一惊。十几节车厢的列车在站台上一停,潮水似的涌出几百个日本人,比原先估计的日军数量一下多出了几十倍。面对这一变化,陈、肖立即指示:主力掩护工兵,迅速将娘子关东之石桥破坏。

    5 团将主力集结,准备摸清情况后再进一步行动。

    日军则认为“敌逐渐向坡底村退却,中队阻之于城西村南面旧关街道,正严密警戒中”。

    池田大概认为已平安无事,在21 日白天,拿出了平时极难喝到的啤酒招待回国部队。正当池田想发表祝酒辞时,突然从北面高地又传来qiāng声,而且qiāng声一阵紧似一阵。

    5 团把情况摸清后,又增加兵力从河北村北面、坡底村东北面、城西村北面各高地一齐向娘子关车站发起了攻击。

    据日军资料记载:中队以少数兵力,力图阻止八路军进入,决定首先守住兵营附近。回国部队因井陉方面情况紧张不能出发,而在娘子关待命。回国部队从车站到兵营往返取饭途中,就有3 人受了重伤。午夜24 时起天气变坏并降雨,兵营一带彻夜严加警戒。

    据《晋察冀百团大战总结报告》记载:21 日16 时,因天降大雨,河水涨发,同时磨河滩车站出敌百余向我攻击,我恐为水阻隔遂放弃该关退守王家岩附近阵地。

    在3 营攻打娘子关的同时,5 团1 营也向磨河滩车站发起了攻击。

    1 营的任务是“以1 营两个连坚决袭击磨河滩之敌并相机夺取之”。由于磨河滩车站和日军装备精良,没有下达“坚决占领之”的命令,而只是“袭击”并“相机夺取之”。1 营负有掩护破路、配合娘子关作战的任务。

    据侦察资料记载:磨河滩车站位于磨河滩村东南边,距娘子关3 里,日军在该地修有日本式的房子,营房周围用土墙,高1 米多,距营房10 米,围墙上有qiāng眼,车站南山上300 米处有一碉堡,周围还配以简易工事,有单纯铁丝刺网,车站西北边有机qiāng掩体及步qiāng掩体,由砖土筑成、该据点仅有东北偏西和西北可以接近,稍有低矮灌木可以隐蔽,南山上的堡垒不易接近,并无路可去。

    磨河滩车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1 营利用夜暗向磨河滩车站接近。磨河滩车站北面有一条季节河,叫棉河。平时无雨时,则河里无水或有很少的水,到了雨季则河水猛涨,甚至徒涉都很困难。1 营向磨河滩接近时,雨就开始下了,但尚可徒涉。过了河后,1 营首先占领了车站外围的民房。由于“堡垒不易接近”、“稍有低矮灌木可以隐蔽”,1 营准备依托民房完成袭扰任务。

    娘子关打起来后,l 营也迅速向磨河滩车站的日军发起了进攻。打排子qiāng,扔手榴弹,以迅猛的攻势占领了车站外围的几个碉堡。1 营正待向纵深攻击,扩大战果,碰上了在铁道线上巡逻的酒井装甲车队。

    车站的日军在酒井装甲车队的支援掩护下,向1 营发起反攻。21 日拂晓,1 营被迫退回了磨河滩村,与敌形成胶着状态。根据纵队的指示,1 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