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扩充体系从一开始就带有先天缺陷。淞沪会战中,经反复增兵,最后参战的部队达73个师之多,其中相当部分部队(主要是地方军队)都是匆忙中调集而来,战场上临时补充的士兵,基本上都未经过正规、严格的训练,有些甚至连qiāng都未放过。其战斗力及投入战场后的作用,可想而知。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全国总动员及战时军队指挥体系,更是迟至8 月15 日至20 日才得以实施和建立。日本军队在1937 年初,共有17 个陆军师团及大量海、空部队,淞沪战争bào发第三天,即以3 个师团的精锐部队为基于组成上海派遣军,增援淞沪战场。到1937 年底时,日本全国共动员了24 个师团,会战结束时,位于京、沪、杭一带的日本军队即达11 个师团之多,外加强悍的海军第1、第3、第4 舰队及海军航空兵主力部队。会战中,中国海、空军基本没有得到有效补充,会战尚未结束,即损失殆尽,中止了在该战场的行动。

    再次,军队训练不足。中国参战部队在战前,大部分未受过严格训练。即使主力部队,所受的训练亦有限,况且德式训练机制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军队的实情,所以训练效果不够理想。这些弱点,在各级指挥机关组织指挥、临机处置,尤其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实践中,暴露无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军队指挥员专业技术的培训与诸军、兵种的合成作战训练,近乎空白。各自为战的状态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欠缺,在战场上造成了灾难xìng的后果。如,8月14 日,空军奉命于凌晨发起攻击,而地面部队则迟至午后3 时才开始进攻。战役初期的攻坚战中,面对日军的坚固堡垒,攻击部队的指挥员,则不晓得用火pào直接瞄准实施shè击,至于弱小的坦克部队所遭到的厄运,则更是平时缺乏训练所致。第一线作战部队是这样,后续补充部队更是如此。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战役的空前激烈无可避免;从战争学习战争,不仅残酷异常,而且也势必要以局部的失利作代价。

    最后,物质技术保障缺乏。战争既是精神与意志的较量,更是物质与技术的拼搏。再完善、精良的部队,没有持续不断的、及时有效的作战物资与技术作保障,其战斗力都无从发挥。从这一方面讲,30 年代的中国,基本不具备支持一场反抗强敌的大规模军事战略行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技术条件。经济贫困,国力不足,生产力低下,尤其是钢铁、机械、化工、光学仪器制造等方面的薄弱,使中国无法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有限的财政收入,亦不可能大批量购买军需物资,作战部队的损耗,尤其是舰艇、飞机、战pào和坦克,不可能及时得到补充,更谈不到在部队普遍应用新型的军事工程技术。

    除此以外,军队的作战准备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海军未能事先于长江、黄浦江布雷设防,致使日本军舰轻易进入沿海、沿江,对整个战线造成了严重威胁;既设国防工事线忽视了京、杭国道方面,给日军造成可乘之机,既成之国防工事,设施不全,准备不足,难为实战所用等。

    日军的战争准备主要是通过加强据点工事,大量储备军需物资,以及“七七”事变后,增派海军陆战队登陆等途径实施的。战役开始后,其初期兵力凭借坚固工事,有效地阻遏了中国军队的攻势,坚持到了援兵到达。

    二、兵力投入

    战争的主体是军队,作战任务必需依靠军队来完成。因而在战役和战斗中投入实现作战目标所需的兵力,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兵力投入的理论,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是拿破仑、库图佐夫,还是鲁登道夫、施利芬和小毛奇,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依据敌我双方的态势及各次战役的目的,以及作战的外部条件(包括地理、天候等),确定投入兵力的形式和方法。淞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