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计划,第3战区随之下达了初期转移命令:(一)右翼作战军以一部占领独山、新埭、枫泾镇线既设阵地。主力转移于殊街阁沿青浦、章堰桥、仇江、苏州河之线,占领阵地。(二)左翼作战军以一部于仇江(不含)、嘉定、浏河镇之线,占领阵地。

    然而,早已拟好的计划是一回事,战场上敌前撤退的组织实施又是另一回事。由于是在失去先机、迫不得已的危急状况下仓促下令撤退,几十万大军接到命令后,弃阵而走,形成极为混乱的溃退局面。

    第36师师长宋希慷至死也难忘11月9日那一晚的情景,他这样描述当年的撤退:

    “9 日这一夜的退却,简直是紊乱极了。因为自沪西至青浦、南翔至昆山一带地区,全是河汉纵横,没有一处可以徒涉,只有一条公路可走。所有部队全沿着这条公路西去。大家争先恐后,拥挤不堪。各级指挥官对自己的部队完全失去了掌握。自青浦至南翔的苏州河大桥,被敌机zhà毁了。所有车辆无路可走,拥塞于途。加以深夜过青浦时,西南方向机关qiāng声很密,说明日军已迫近青浦。大家为避免使自己的部队陷入敌军包围圈,更是拼命向前赶,形成极度的纷乱。敌军编组了几个小规模的挺进部队,从青浦以西地带,

    挺进到苏州河北岸的南翔至昆山公路上。胡宗南的第17 军团司令部,在南翔西南角的苏州河畔,遭受敌军的偷渡袭击,司令部人员及警卫连被打死者甚多,胡宗南只身逃出。薛岳乘小汽车,自南翔前往昆山,被敌军机qiāng扫shè,司机和他的一个卫士被击毙,薛岳从车上跳到一条河沟里,幸免于难。”“这次撤退十分混乱。这样大的兵团,既不能进行有组织的逐次抵抗,以迟滞敌军的行动,又无鲜明的退却目标,造成各部队各自为政,拼命地向西奔窜。战场统帅部对许多部队都不明白其位置,遂使敌军如入无人之境。”

    大兵团作战条件下,忠勇的士兵,组织指挥得当,便成威震四方的雄狮;组织指挥失当,即如毫无自卫力量的小羊。淞沪战场军力优劣得失,于此足获一鉴。

    根据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右翼作战军在敌机轰zhà扫shè下,向青浦、白鹤港一线撤退。沿途附近材落、桥梁大部被破坏,各部队伤亡甚重。9 日黄昏,率部撤退的第67 军军长吴克仁彼敌弹shè中,为国捐躯。转移时部队有线电通信失效,上下不能联络,各级指挥官不能掌握所同部队,以致秩序极为紊乱,预定作战任务也难以完成。右翼作战军司令部于9 日晚移驻昆山。

    10 日,日军继续向苏州河南岸攻击,企图与松江方面日军会合。其第3,第11 师团各以一部继续向西进攻,被右翼作战军收容阵地阻止。到黄昏时,收容部队不支,即向掩护阵地转移。

    11 日1 时,掩护部队第51、第58、第96 师及第154 师,按计划占领掩护阵地。其余部队通过青浦一仇江之线,向昆山转移。21 时,日军第6 师团一部通过天马山镇,迫近右翼作战军掩护阵地,与第51,第58 师发生激战,位于白鹤港的第58 师第174 旅旅长吴继光率部数次击退日军进攻,不幸中弹身亡。12 日1 时,掩护部队逐渐脱离敌军,向昆山附近集结。至12 日晚,右翼集团军大部已撤至昆山及其西南地区。第10 集团军除以一部于独山一枫泾镇之线担任掩护外,主力渐次向嘉兴、杭县间集结。

    在中国守军主力相继撤出上海的同时,第55 师第165 旅(旅长张彬少将)、上海保安总团和苏浙行动委员会之别动队,在上海保安队队长蔡劲军指挥下,奉命坚守从日晖港,法租界南首到黄浦江岸一线阵地,保卫上海南市。第165 旅8 日到达南市后,就地构筑工事,尚未完成,日军已发起攻击。敌以pào火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