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1/4页)  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样是他的痛,现在有机会亲手了结此憾,未尝不是一桩快事。大将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马革裹尸再寻常不过,能在人生暮年再踏上征途,李将之视为荣耀,即便壮志未酬薨于军中也胜过在丧子之痛中颓然老去!

    李治与媚娘对视一眼,如释重负挤对七十四岁高龄的老司空上战场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但他们也有苦衷。经过连年征战,功臣宿将已所剩无几,近来又有程知节、程名振、郑钦泰、丘行恭、执失思力相继过世,敢杀敢拼的莽夫要多少有多少,可打仗绝不仅仅是拼命,需要运筹帷幄、料敌机先的统帅之才,而今军中将领青黄不接,除李之外一流的大将只有苏定方和刘仁轨二人。但是苏定方坐镇西疆震慑吐蕃,且不论他同样是七旬老翁,单是从西域赶回长安再去辽东,什么战机都耽误了;刘仁轨如今已是首席宰相,李治同样不会放他走,这么一来所能祭出的法宝只剩李。再者相较苏刘,李更胜一筹,早年便与李靖齐名,堪称大唐军界第一人。前番征讨高丽失败固然是急功近利所致,但是南北几路军队配合不当也是毛病,这次李治决定jiāo与李全权指挥,唯有这位“军神”出马才能让争功心切的诸将服服帖帖。

    李治早已摩拳擦掌期盼此战,这不仅是为了洗雪三年前的败绩,更是为荣誉而战,虽然他已成功举行封禅,却仍觉得底气不足,似乎唯有平灭父亲未能攻克的高丽,他才可以毫无愧色地宣称自己超越了父皇,横亘多年的心结才能解开。媚娘同样期待胜利,作为世间第一位与皇帝共同执政的女人,李治的一切成就都有她一份功劳,她同样想在青史中留下光辉一笔,也为将来儿子的统治铲除边疆祸患。现在君臣一心,主帅已定,还有什么犹豫的?

    敲起战鼓,吹响号角,开战!

    第三章 帝后博弈,媚娘再次深陷政治危机

    一、帝后博弈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六月,大唐征讨高丽的战争再度拉开序幕,这也是大唐对高丽发起的第五次大规模战争。与以往不同的是老对手盖苏文已死,高丽发生内乱,此番唐军是应泉男生之邀出兵,一切行动都披上道义的外衣,优势不言而喻。

    在李的运筹下,朝廷首先任命右骁骑大将军契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率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等部为先锋,并封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充任唐军向导,火速赶往国内城救援;然后又调动诸卫禁军以及驻守百济的兵马,yù以泰山压顶之势合力进攻,将高丽彻底殄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说本年粮食丰收,但是显庆以来先后征讨突厥、铁勒、回纥、百济诸部,皆耗资巨大,又刚刚结束一场劳民动众的封禅,此时募兵集粮还是有些困难。但就在紧张备战之际,却有意想不到之喜媚娘再蕴龙种。

    对于媚娘而言,这孩子来得太是时候,也太不是时候了。夫妻间争吵是难免的,固然她与李治之间有矛盾,甚至牵涉到帝国权力的冲突,但总的来说还算伉俪情深,争风吃醋毕竟也是为了感情嘛。两年前的废后事件充其量不过是一场闹剧,却一直被外界过分宣扬,甚至有流言称:“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说皇帝其实早想废后,却已被皇后控制。现在这孩子的到来打破了一切谣言,年逾不惑再度怀孕,这足以向世人证明皇帝对她的情意始终未变!

    可这孩子来得又不巧,刚借封禅重新树立一些威望,以恩赏笼络一些大臣,征讨高丽的战鼓已经敲响,她本可与李治并肩筹谋这场战争,分享至高荣耀,现在却不得不退居宫中需知如今的媚娘已不是当年生李弘、李贤的时候,四十三岁怀孕,若不善加调养可能会变成一场劫难。为了孩子,也为自己的安全,她只能暂时告别朝堂。但即便如此她也不肯全然放手,自从退居中宫之日她便命宦官将奏章送入寝殿,时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