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1.一个神对我说(第2/6页)  雪域飞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原理,一遍遍示范给他们看。可等张浩天他们离开时,她还倚在门边和她的孩子咬着手指头遐想。

    张浩天又来到一个藏族大爷家。院内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太阳灶把一壶刚从自来水管接来的水烧得“嗡嗡”响。老人正和孙女抬水浇花,见张浩天背着相机走过来,就指着红色塑料桶里的自来水不停念叨“上海”。

    主任告诉张浩天,当大家知道是上海自来水厂帮助我们用上自来水后,每个人都记住了这个城市的名字。老人说:“自己就爱养花弄草,可是过去需要到井边去抬水,吃饭洗衣都舍不得用水,哪还舍得给花浇水。浇一次花要费不少力气,基本上是全家总动员。现在用水方便了,准备再多养些花,把院子都种满花花草草。”

    张浩天在盛开的格桑花前为他们拍了一张照片,大爷又拉着张浩天来到院子外一口深井旁,执意要在这留影纪念。他说:“没有自来水之前,周围几里远的居民都要到这里打水,每天早上天不亮,人们就背着水桶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冬天井边结了冰,又湿又滑,不小心就会滑到井下去,有的还在这里摔断了腿……”

    主任接着他的话说:“家中有劳力的还可以到井边打水,没有办法的就只能就近到河里取水,不方便又不卫生。”

    老人说:“我家地势低,过去,一下雨污水就倒灌进来,门都出不了,我们只好抬土来垫,可没多久又被水冲平了。”

    张浩天环视着整齐的街道和干净的小区,想起过去在污水横流的街道艰难行走的情形,笑了起来:“这下好了,排出的污水都顺着地下管道流走了,再也不用发愁了。”

    大爷说:“用上了自来水,吃上了干净水,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来了!”

    张浩天为自己这么多年始终坚持最初的理想目标,做一个有温度、有爱心的记者,矢志不移地奉行职业精神感到欣慰。

    从自来水厂出来,张浩天看时间还早,就对洛布顿珠说想在离开西藏之前,去看看尼木大桥上的同学胡坤。

    洛布顿珠说:“就是那个一直在修路架桥的胡坤啊,我见过我见过!”然后又神秘地说:“我本来想去甜茶馆喝茶的,但是,一个神对我说,必须去江边转一圈!”

    张浩天不可思议,问:“一个神对你说?”

    洛布顿珠说:“快走!”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车终于开到了尼木大桥,远远看见几个桥墩立在雅鲁藏布江宽阔的河面上,东边一侧已有部分桥面延伸到了江中,辉映着夕阳的光芒。一切都那么美好宁静,没有什么可疑的啊?张浩天探头向大桥方向张望,寻找胡坤的身影。这时,见七八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沿着公路朝他们奔来,有人指着奔腾的江水又喊又叫,神情十分慌张。

    张浩天立刻喊洛布顿珠停车。他跳下车走到江边,看见一个人抱着一块硕大的胶版随波逐流,几次想划到岸边又被江水冲走,体力渐渐不支。张浩天朝下游看了看,发现不远有一处沙洲,便朝水中的人大喊:“不要急,再往下飘三十米有一个浅滩,一定要想法在那里靠岸。”说完,一边脱衣服一边跟着水中的人影跑。

    待那人接近,张浩天抢先跳下水中扑上去,紧紧抓住了他的衣服。那人的速度立刻慢下来,但随着惯性还是带着张浩天继续漂流了一段,胶版不断撞击着那个人的脸和头。前面十多米远的狭窄地带布满了礁石,如果撞上去,后果不堪设想。张浩天大声喊:“把板子扔掉。”那人早已体力不支,但是听了张浩天的话,不但不松手反倒抓得更紧了。张浩天只能死死抓住他再次寻找机会,当一个大浪把他推向岸边时,张浩天立刻伸手抓住一块岩石,这才脱离了湍急的主河道。赶来的工人把他俩拖上了岸。

    工人们喊着“胡工”,七手八脚地对救上来的人慌乱施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