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东北风云(二)(第1/2页)  重生193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一再伸手,明里是要跟日本人谈判,暗里却是要通过忽悠,再弄点军火和好处过来。曾经的山大王经历留给了老张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付日本人,他用的也是从前屡试不爽的三斧头:赌,混,搏。他知道日本人想要他做什么。从内心来说,是一万个不情愿。

    但他心里拎得清,这就是个饵,而且是个百试不爽的饵。有了这个饵,就可以让你想吃吃不下,想吐吐不出。因此,他赌日本人再怎么恼羞成怒,也没法明着跟他翻脸,因为还指望着这个饵呢。混,则是在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不传秘诀。

    其实,通过以往的一次次谈判,日本在表面得到的实惠不少,比如放宽移民限制,取得东北的土地商租权和内地居住权,又比如在东北增设日本领事馆。

    日本人也曾为之狂喜一阵,晚上高兴得连觉都睡不着。第二天醒来,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原先想得挺美,要通过扩大移民的办法,今天20万,明天50万,后天100万,最后使东北的汉人变成少数民族,日本人则成为社会主流,不费什么力气,就把东北变成日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没想到,你快,人家更快。老张就是闯关东的后代,搞移民?谁怕谁。在他的暗中支持和鼓励下,华人闯关东的速度和人数顿时以n倍增长,从内地省份一车皮一车皮地涌入关内的汉人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而且,个个跑得飞快,愣是把拖着木屐走得慢慢腾腾的日本人给甩在了后面。

    更惨的是,等他们好不容易移了过来,竟然发现无房可住。原因是奉天政府发了一条非正式命令,禁止中国人租房给日本人。

    所谓非正式命令,是相对于正式命令而言的,说穿了就是当事人心领神会,却又让旁人抓不到任何把柄的东西。

    依我看,这招最损。南方人体会不深,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能听到牙缝里冒冷气。20世纪早期的全球温室效应还没现在这么严重,不用说,东北的那个气候……日本人并非个个都是传说中的忍者神龟。

    于是,十分不堪。这时候,老张躲在屋里嘿嘿笑了起来:小样,还治不了你了。想把咱老张当枪使,咱老张就把他当枪使。想忽悠咱老张,咱老张就把拐做成轮椅再卖给他。东北二人传的智慧原来是有历史渊源的。

    作为跟张作霖打交道无数的日籍顾问,土肥原贤二对此深有体会。提起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是日后在中国兴风作浪的所谓“关东军三杰”『又称“三羽乌”』之一。

    当时日本培养高级军官有一个固定套路,“三杰”基本遵循了这一套路:先上仙台地方幼年学校,再到东京上中央幼年学校,然后再进陆军士官学校,最后择优考入陆军大学。能从陆军大学混出来的,那就是标准牛人了。因为这个学校一年总共也就出那么几十个毕业生,碰到打仗还断档,所以一毕业就被哄抢。陆大有一个说法,叫做“十年人事”,意思是毕业后十年肯定能升到大佐。

    土肥原因为有自己的业余爱好,精力分散,所以不得不比别人多花了五年时间才拿到大佐的牌。这个业余爱好就是特工。

    东瀛小国虽然自然矿产并不丰富,但两样资源向来不缺——一个叫特工,一个叫浪人。一般而言,这两种职业还是可以互换的,有时特工就是浪人,有时浪人就是特工。

    从土肥原爷爷辈开始,日本就开始研究特工技术了,因此算得上是祖传手艺。早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就出了一个最有名的特工明石元二郎。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这明石是谁也替换不了的张屠户,没了他,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就可能要吃带毛猪了。

    明石的公开身份是驻俄武官,业余任务是散银子。日俄战争期间,陆军统共耗用军费300万(单位:日洋),而这哥们儿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