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4 章(第1/4页)  女帝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菜都是我平日爱吃的清甜菜色,酒也是甜的,还未倾入酒杯,便已嗅到甜腻腻的香气。我懒懒道:“姑姑留下,都下去吧。”

    芳馨亲自斟了一杯酒:“御赐的好酒,姑娘得尝一尝。”说罢双手奉酒。

    我缓缓推开酒杯:“今天我和朱云在樊楼喝了很多酒,不能再喝了。”

    芳馨一怔,舀了一条银鱼在我的碗中:“这银鱼从太湖中一捞上来,便用冰镇着,快马送进京的。姑娘是喜欢吃南方菜的。”见我迟迟不提箸,只得问道,“姑娘今天似乎有些烦躁,是在宫外听闻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么?”

    我yù端起茶盏,却被烫得缩了回去。遂握一握冰冷的酒杯,以平息心头的浮躁气息:“是有些事情,却说不准是好还是不好。”

    芳馨道:“姑娘说给奴婢听一听,奴婢也好为姑娘分忧。”

    我将李万通的说书略略说了一遍。芳馨听罢笑道:“这个李万通究竟是什么人?竟处处向着姑娘。”

    我示意她坐下:“姑姑也觉得他在帮我?”

    芳馨道:“能将宫闱秘事删删改改,说得这样得体,这个李万通,绝不是普通的江湖人物这样简单。只是……”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我面前,显得比往日拘谨,“奴婢只是担心姑娘如此声名在外,太过显赫也不好,毕竟,打伤妃嫔并不是好事。”

    我淡淡道:“是好事还是坏事,要看人怎么说。春秋笔法,为尊者讳。周襄王被自己的弟弟和狄人打败,逃到郑国去,派使者向秦晋求援,多少愁苦与难堪,都成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天王出居于郑。’[40]鲁文公被晋国阳处父羞辱,也只有一句‘及晋处父盟’[41]。反倒是郑庄公被写成了一个纵弟行恶的小人。”

    芳馨笑道:“难道郑庄公不是小人么?”

    我用指尖拨着酒杯,清甜的酒水旋成一道浅浅的漩涡:“纵然可看作纵弟行恶,又何尝不能看作一再给他改过的机会?自己要裂土篡位,倒要赖兄长待他太好么?功名都是自己挣下的,过错都是旁人纵容的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芳馨稍稍放心,掩口一笑:“姑娘打伤慧贵嫔的事,经李万通春秋说法,确是大快人心。就怕民间议论太多,陛下听见了会不高兴。”

    我摇头道:“无妨。民间向来喜欢议论宫里的事,之前玉枢专宠的时候,百姓不是还把她说成了水蛇精?谁也不能阻拦老百姓怎么说。云弟说得很对,民心所向是很要紧的。”

    芳馨仍担心道:“奴婢听说古时民间的谶言和歌谣多有实现的。姑娘名声太盛,万一他们胡乱说,奴婢怕会引致圣上疑忌。”

    我摇头道:“民间的谶言和歌谣何其多,那些被史书记载下来的,只因为恰巧是民心所愿,且又实现了。而许多未实现的,都泯灭无踪了。”说着口角轻扬,“cāo纵民心是一件历时长远、见效缓慢的事情,比起这个,最直接的危害来自庙堂之上。”

    芳馨点头又摇头:“奴婢……不甚明白。”

    我笑道:“还记得当年封司政和封女巡父女被流放岭南,其中一条罪名是什么?”

    芳馨笑道:“这……奴婢如何能知道?”

    我笑道:“是cāo控朝廷风议。咸平十三年,御驾亲征,皇后监国,言官上书,不是‘后宫不得干政’,便是‘万乘不宜蹈险’。这便是当年的封司政cāo控台谏的结果。”

    芳馨恍然道:“‘后宫不得干政’,怨不得陆皇后要将封司政重重治罪了!”

    我冷笑道:“姑姑不妨想一想,咸平十年御驾亲征时,乃是封司政监国,咸平十三年jiāo予皇后监国,可想他多少不甘心。cāo控朝廷风议……李万通的书与其说是说给百姓听的,倒不如说是说给朝中的大臣听的。”

    芳馨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