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1 章(第1/4页)  女帝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只能如实回答:“启禀陛下,于氏在皇太子薨逝后自觉活命无望,便写了一封信,将当年的事情告诉慎妃娘娘。又说,只要慎妃娘娘活着一天,弘阳郡王就绝无可能当上皇太子。慎妃娘娘待臣女甚好,臣女不能容忍此事,已与于氏绝jiāo。”

    “当年的事……”他的笑意像在讥讽我,又像在自嘲,“什么当年的事,你知道么?”

    我淡淡一笑,举眸迎上他探究的目光,坦诚道:“臣女知道。”

    皇帝嗯了一声,身子一歪,左肘支在明黄色的云龙纹袖枕上,深深吐纳一息:“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我叹息道:“四年前陛下软禁慎妃娘娘的那个晚上,臣女便都知道了。”

    皇帝道:“你消息倒灵通。是于氏告诉你的么?”

    我欠身道:“是。”

    皇帝道:“你向慎妃提起过此事么?”

    我轻轻摇头:“臣女从没有向慎妃娘娘提起过此事。”

    皇帝道:“为何不告诉她?”

    我微微一笑:“因为臣女明白慎妃娘娘有不得不废的因由,且太后与陛下对娘娘也甚为优待。况‘事以密成,语以泄败’[95],又何必说。”

    皇帝眸光一闪:“说得不错。你说你知道她有不得不废的因由,你且说说,是何因由?”

    我垂头道:“陛下不怪罪臣女,臣女才敢说。”

    皇帝一怔,不禁大笑:“当年你于此事心知肚明,朕召你来御书房问你与慎妃查阅内史之事,你还和朕装糊涂,这是欺君之罪。欺君抗旨你占全了,这会儿倒怕朕降罪了?”

    我自己也不觉好笑:“陛下恕罪。”

    皇帝道:“罢了。你好生说了,朕就不治你的罪。”

    我微笑道:“臣女遵旨。”随即敛容正色道,“咸平十年陛下首次亲征,以议和告终。北燕割地,战果颇丰。但臣女以为陛下是像汉武帝刘彻那样雄才大略的帝王,仅仅打得北燕割地,尚远远不够。陛下将升平长公主殿下嫁与北燕皇太子,表达和亲诚意,是为了眩敌耳目。处置慎妃娘娘的父亲武英候,是为了整饴屯田军治,以备再次北伐。且为了彻底击倒武英侯一党,就必得废去慎妃娘娘的中宫之位。这是以公心论。”

    “那么以私心论呢?”

    他要立宠妃之子为太子,自然就要废去当时有子的中宫裘后。为此他从来不惮于明示他对慎妃的凉薄与残酷。我淡薄的笑意满是咸平十年那个冬夜的苦寒:“陛下是一国之君,兆民仰赖,私心亦是公心。立太子之事是国本,自然要妥善处置,方能安心遂意。”

    皇帝微微颔首,照旧问道:“你可怨恨朕?”

    我摇头道:“身为帝王,自是能随心所yù废立妻子。况且皇太子殿下仁孝忠悌,正直果敢,臣女亲眼所见。臣女怎会因此事怨恨陛下?”

    皇帝一怔,语气中颇有两分懊恼和无奈:“是了,你只是惧怕朕而已。”

    我澹然一笑:“臣女自读史书,最倾慕的帝王是汉武帝。幼时常恨自己不与武帝同时,见识飞度绝幕、饮马酒泉的壮举。但自陛下两度亲征,臣女便欢欣雀跃,以为无憾矣。只是与圣君同时,也深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96]的滋味。既是君王,焉有人不惧怕?”

    皇帝神色一动:“你将朕看作汉武帝?”

    我诚恳道:“是。武帝扭转汉家和亲的定势与颓势,奋击匈奴,开疆拓土,毕其功于一世,惠及两汉三百余年,是不世出的千古一帝。陛下亲征北燕,豪迈更胜武帝。”

    皇帝笑道:“可是后人却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为了几匹汗血马便不顾子民的xìng命。”

    我笑道:“‘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