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7 章(第1/4页)  女帝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湖心岛的岸芷阁和汀兰阁上,常有奏乐和歌唱,宴饮也远比宫里来得多。除了宴饮,我并不常见到睿平郡王和昌平公,他们也远离宫眷,住在北岸的山顶上,甚少来南岸。

    这一日锦素来玉梨苑小坐,被一场大雨阻住,待雨势转小,她提议去湖边看雨景。其实我很不喜爱雨天,也并不觉得雨天的湖景有什么好看。但看到锦素兴致勃勃,也不忍拒绝,于是各自撑伞,连丫头也没带,便出去了。

    沿青苔蔓延的小径走出梨树林,眼前豁然开朗。雨幕下的金沙池烟水茫茫,北岸的山陵只余模糊的轮廓。脚下鹅卵石漫铺的小路,通向前方的汉白玉孔桥。锦素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滑倒,绣花丝履已然湿了大半。她蹙眉道:“出门匆忙,竟然忘记了穿木屐。偏偏连丫头也没跟着。”

    我不禁笑道:“谁让你这样心急?罢了,今天我做你的丫头,替你回去取好了。你在这里站一会儿别动。”不等她分辩,我已经转身去了。

    待我从玉梨苑取了木屐和干净鞋子,又唤了丫头回到原地,锦素已不见了。向西望去,却见她在孔桥边伫立。我走到她身后不远处,已隐隐闻得湖面上有清越激扬的筝音传来。悄悄走近,才发现睿平郡王高思诚独自在汀兰阁中抚筝,更令我吃惊的是,昌平公高思谊独立在汀兰阁顶,手执宝剑随筝音起舞。剑势优美,衣袂飘若翻云,白衫亮丽而纯洁,全然没有被雨水沾湿后的灰暗与沉闷。

    我走到锦素身边,她尚不自知,只是定定看着阁顶之上的高思谊,若瞻仰神明,目光眷恋而诚挚。我悚然一惊,忽想起当日锦素向我诉说贵妃赐婚一事时,她无端羞红了脸。难道她认定的人,竟然是高思谊么?若兰唤了两声,锦素见了我,顿时不好意思起来:“姐姐是几时回来的,也不说一声。”

    我笑道:“也是才回来。”说罢看着湖面,“王爷和国公爷兴致倒好。”

    紫菡和若兰蹲下身子为锦素换鞋,锦素一面抬脚一面道:“剑法美妙,我就多看了一会儿。”

    忽见高思谊收剑跃下,飘入水阁,轻轻巧巧地落在高思诚的身边。锦素怕他落水,忍不住轻呼一声,待见他安然落入水阁,顿时吁了一口气。我不觉好笑,正要唤她离开,却见水阁中的两兄弟已看了过来。我和锦素只得远远行了一礼,两人也遥遥还礼。高思诚向侍女说了句话,那侍女已然撑了伞上桥了。

    锦素满眼羞涩,转身道:“姐姐咱们走吧。”

    我笑道:“王爷已遣了人过来,怎么能这样就走?”

    锦素又欢喜又忐忑。那侍女上前来行了一礼,说道:“王爷略备薄酒,请二位大人过去叙谈。”

    我从来没有和高思诚与高思谊深谈过,今见两兄弟琴剑和鸣,颇为默契,亦不觉好奇起来。且高思谊素来和慎嫔亲厚,今番有此良机深谈一番,正合我意。于是坦然道:“王爷盛情,下官恭领。请姑娘引路。”

    过桥入了水阁,高思谊却不见了。侍女们正在撤换桌上的残羹剩肴,又新开一坛新酒送了过来。高思诚起身迎接,笑道:“小王和四弟偶然念起金沙池的雨景,想不到竟能遇见二位大人。听闻二位大人书画双绝,小王有幸得遇,若蒙指点,方不负生平志向。”

    我笑道:“王爷谬赞。惠风畅雨,诗酒琴剑,实是快慰平生。”

    高思诚笑道:“金沙池的雨景,自是不能错过。小王也有好几年没见着了。”

    我见锦素暗中四望,心中好笑,便问道:“如此好景,怎么却不见了国公爷?”

    高思诚道:“四弟在后面更衣。”

    我笑道:“下官从前在宫宴上,曾数次听闻王爷雅奏,欢喜轻快有之,轻柔舒缓有之,适才的激昂筝音,倒是从未听过。有幸一饱耳福,也不枉此生了。”

    高思诚甚是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