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37 自己跑的船】(第3/6页)  明鹿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船,马尼拉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

    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谈论菲律宾的时候,有如谈及中华帝国的一个省。

    无论是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澳门—长崎航线,还是月港—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当时大明帝国出口的商品都是以生丝、丝绸、棉布为主,而进口的只有少量的香料之类,葡萄牙、西班牙始终处于贸易逆差之中,中国则始终处于贸易顺差之中。

    贸易的不平衡,导致对方不得不支付巨额的白银货币。因此这种贸易被外国学者称为“丝—银对流”或“丝—银贸易”。

    这种状况也延续到了后来的清朝,持续了近两个半世纪,美洲的白银与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化贸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16、7、8世纪间,每年由大帆船自美洲运往菲律宾的银子,有时多达四百万西元,有时只有一百万西元,但以二三百万西元的时候为居多。

    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同菲律宾的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用于收集中国明朝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他认为这种远程贸易对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起到巨大影响。

    从事对外贸易的大明国商人在1638年日本实行闭关锁国后,同荷兰商人一样,甚至比后者更加有效地参加与日本列岛的丝绸和白银的贸易;他们在马尼拉接收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运来的白银;大明帝国始终派人出外经商,中国明朝的工匠、商人和货物深入南洋群岛每个角落。

    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如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毫无疑问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在欧洲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中国江南的经济水平是领先于欧洲的。

    1500年至1800年,“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世界的经济中心不在欧洲,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

    当然,韦宝不可能说出1625年之后的事情,他只说1625年之前的事。

    朱由校赞叹道:“朕只是见过这种大帆船,但并没有了解的那么详细,韦爱卿真是博学多闻,不但知道大明的事儿,还知道大明之外的这么多事。”

    “微臣喜欢听各地来往商人闲聊,从中知道一点点不稀,陛下长期在宫中,许多消息被隔绝了而已。以后陛下想知道什么,微臣一定言无不尽,都说给陛下听。”韦宝微微一笑。

    朱由校闻言大喜,嘉许的对韦宝点个头。

    魏忠贤则心里又是一凸,暗忖你要是将宫外的大事小事都说给皇帝知晓,那自己手里的权力将大打折扣!

    魏忠贤把持朝政,完全靠的是朱由校的怠惰,每次都是趁着朱由校干木工活干到最起劲,分不开心的时候来奏报。

    若韦宝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在皇帝身边,那还得了?

    但魏忠贤焦躁于现在韦宝已经与皇帝接上头了,再想将韦宝从皇帝身边支开,恐怕很麻烦。

    魏忠贤也第一次认真考虑起,除掉韦宝,或者将韦宝外放到外地为官的事儿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韦宝终于将长达五米,宽一米的船底做好。

    “很不错啊,光是这个船底,已经能当成一艘真正的船来用了,韦爱卿,要不要下水试一试?能证明下水不漏,你就已然赢了冯爱卿了。”朱由校道。

    韦宝笑道:“要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