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33 冯铨】(第3/5页)  明鹿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训。

    雍正搞了军机处,军机大臣类似于皇帝秘,没有固定职务,也没有固定的品级。

    直接在皇帝领导下,圣旨也不经过内阁了,而是直接由军机处发给大臣。

    军机大臣跪奏笔录,那是妥妥的皇上的忠实奴才。

    军机处直到宣统三年才废除,那时候大清都要完蛋了。

    至于控制舆论,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空前绝后。文字狱就是干这个的,犯了事的人有时还不知道自己咋犯事了呢,就因为某句话,或者某个字,犯了忌讳。

    关键这个忌讳不忌讳的没有明示,说你犯了就是犯了。

    当然,韦宝不会没事找事说这么多,端出一个文字狱,在韦宝看来已经足够了。

    要不然,大明的皇帝的确是太软了一点。

    “韦爱卿,你再详细说说。”朱由校道。

    韦宝点头:“陛下,就以现在的杨涟左光斗案子为例。杨涟的奏疏竟然怀疑皇帝不圣明,本来就是狂暴悖逆,丧心病狂,定个大逆不为过。至于左光斗等人,那都是朋党,可以一并斩首,又何必去追什么脏?陛下想如何治罪就如何治罪,不必罗织罪名!就从他们的言行入手即可。要让整个大明的臣子都知道,藐视皇权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大罪,如何判都不为过。”

    “好!”朱由校振奋的站起身道:‘说的好!’

    “谢陛下。”韦宝赶紧谦虚道。

    魏忠贤、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冯铨等人则暗暗皱眉。

    朱由校看了一眼魏忠贤:“魏公公,你觉得韦爱卿的谏言如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东林之所以如此嚣张,主要因为在地方上势力庞大,在京城还容易,一旦扩散到更广的地区,谁去执行?”魏忠贤道:“到时候会变成所有人互相告发,整个大明人人都有错,到时候,作用将会抵消,还会闹出许多麻烦事。”

    “魏公公说的有道理啊,韦爱卿,这些事情你想过吗?谁去执行?光靠你的都察院和大理寺吗?”朱由校问道。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要靠啊,还有各地地方衙门。对陛下不敬,对皇家不敬,对朝廷不敬,对大明不敬,都是重罪,重则处死,轻则流放,收监,这些在大明律里面都有明文规定,并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只是历代先帝对文官言官都太过放纵,让他们想说什么说什么,事情才一步步恶化,只要明正典刑,这种风头不用一年就杀住。”韦宝道:“在正常的刑事案中,一般用不上东厂和锦衣卫,这种牵扯面广,以官员和老百姓当中的读人为主的事,理应由都察院牵头。”

    朱由校高兴了,频频点头,再与韦宝讨论一些细节。

    韦宝详细解释给朱由校听。

    文字狱分两种,一种是封建时代的和正统观念下面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另一种是政治上迫害政敌的手段。

    前者在当时人看来是具有封建伦理下的合理性的,后者看起来十分荒谬,大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感。

    文字狱无非是思想控制,主要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所推行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对不符合主流的其他思想等进行打压。

    自秦始皇焚坑儒以来,历代多多少少都是有的,主要以维护儒家的统治地位为主,中间间或有其他流派居上,但不占主流。

    “陛下,若是想全面强化对大明各地的统治。就必须洗脑、诛心。要让所有人只知道做忠臣、顺民,不许不满意,即使有不满也不能表现出来,最后的效果便是大家都不敢有意见,自动闭嘴。不管出于何种斗争,表现出来的形式还是被打击者因其言论、文字、思想等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而获罪。”韦宝道:“微臣请以都察院主要负责,派一名阁臣领头,先打响第一炮。这第一炮,最好是以杨涟左光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