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28 橡皮擦密封圈打火机】(第3/7页)  明鹿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通过木材的摩擦、旋捻或钻孔,便是通过燧石相互撞击点火;后来还运用气动原理点火——点火泵或气动点火器。

    在中世纪法国人迪蒙埃是指了一种质量有所改善的气动点火器。

    从14或15世纪到19世纪初,撞击式点火器就已经非常流行。

    17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带有火绒和硫磺火柴的“图林根点火器”。此外还有所谓“导火索点火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弹药专家使用压电效应引爆炸弹。

    在炸弹的前端装上像酒石酸钾钠和一些陶瓷类的晶体,受到强力冲击时,会在瞬间产生高压电荷,引爆炸药。

    战后,日本成功的将压电效应就用在打火机上,在三四万分之一秒内产生6000─8000伏高压,使产生的火花点燃丁烷,省去了干电池或火石。

    韦宝要做的就是这种油棉打火机,以汽油作燃料,钢轮摩擦电石着火,这类打火机在韦宝的后世已经趋于淘汰,只有古董爱好者才会收藏。

    镇远舰上就有很多清末到二战后的古董,油棉打火机也是其中之一。

    唯一让韦宝生气的就是,镇远舰上有很多军武产品,可都是为了拍电影用的,并不是真枪真炮,真的手榴弹和手雷,还有很多掷弹筒,轻型迫击炮的模型,都仅仅是外表的。

    若是有现成的引信模型,他也不用大费脑筋了。

    “用这个仿造。”韦宝将手中的一枚油棉打火机打着火,对邓二鲜和几名军工署的铁匠出身的技术工道。

    几个人瞪大眼睛看着公子手中发生的‘奇迹’。

    虽然已经接触过制造火柴,但火柴摩擦起火,仍然算是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公子这种按一下就能着火的东西,又比火柴神奇的多了。

    几个人答应一声,然后围着这枚精巧的铁匣子看。

    韦宝有一套工具,用最细的十字螺丝将打火机一步步的拆开,并且边拆边画图纸:“每一个部件都要仿制到位。”

    韦宝一边说着,自己也在一边学习,一边思索触发起火的引信,知道不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就算是有了无烟火葯,也无法生产出合格的子弹,炮弹,手榴弹。

    总不能用引线点火,然后扔出去吧?

    自己要做,肯定做的都是后膛发射枪,后膛炮。

    不可能还傻乎乎的跟这个时代的落后热武器一样,还玩什么鸟铳,神武大炮神机大炮,红衣大炮,这些笨重家伙。

    就算需要大口径火炮,也一定是后膛炮路线。

    还得有螺旋弹道膛线那种。

    虽然没有接触过,但韦宝还是懂一些原理的,而且镇远舰上那些古董的模型是完全正确的,外观,比例尺寸都符合历史原型。

    只是只用于拍摄影视作品,有时候会被各个剧组租用,所以,多为只会冒火,冒烟的空架子,完全没有内核关键部件,放的都是做效果的空包弹。

    不光研发打火机,韦宝还让邓二鲜在研制无烟火葯的同时,改进密封圈,并且研发钢笔内的吸水皮套和染布用的染料。

    这些都属于化工范畴,韦家庄已经有了两万多人口,这么多人,需要自给自足,不能再靠外界采购粮食布匹。

    现在粮食充足了,保暖和遮丑的衣服也不能少。

    否则很多人还处于叫花子形态,连关键部位都没法遮住,不像样子。

    圆珠笔比钢笔更便宜,更省钱,但韦宝知道反而是圆珠笔的技术难度更高,至少就他眼前的技术看,是这样的。

    要做出圆珠笔,最大的难题是笔头,即便直接过渡到中性笔,那个笔头,也仍然是难点。

    中性笔兼具自来水笔和圆珠笔的优点,书写手感舒适,油墨粘度较低,并增加容易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