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0章 群起攻之(第2/3页)  盛世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随意批阅了几份奏疏之后,他的面色在看到又一份时陡然便是一沉,低低地哼了一声:“胡闹!郑华春这个山东道监察御使居然因一件小案子就弹劾巡抚陆缜,真是无理取闹。要是照他的道理来说,这天下的官员就没一个是干净的了。”

    原来,他看到的,是山东道御史弹劾巡抚陆缜,是导致当地女子通奸谋杀亲夫的罪魁祸首,该当严惩的奏疏。当即,朱祁钰就拿起笔来,刷刷点点地写了几句话,就把对方的说法给驳了回去。

    其实皇帝心里也清楚,这些弹劾陆缜的言官多是受人指使,只因陆缜开海之举实在得罪了不少人既有守旧的老臣,也有江南出身的官员所以根基不深的他自然就成了言官御史们攻讦的对象。

    这样无理取闹型的弹劾以往也自不少,甚至更没有道理。但皇帝却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谁叫大明太祖时就定下了风闻奏事,言者无罪的规矩呢。所以他只是驳了几句,便揭过了这一页。

    可接下来的情况就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让朱祁钰有些傻眼了。因为后头,居然又有不下十来份奏疏是以此事来弹劾陆缜的。这些弹劾他的人中,既有都察院和六科廊的言官,也有翰林院里的清贵们,甚至连礼部的一些官员,也揪住了这一事大做章,直言陆缜罪莫大焉。

    在他们看来,女子与人通奸之后还毒杀亲夫的举动完全就是人心堕落的表现了。而导致这一切的,正是陆缜一力主张和提倡的开海等相关之事。尤其是放任那些工坊招收女子做工,这不是在鼓励她们不安于室,不守妇道么?

    现在,此事才刚起了一个苗头。可要是不尽快拨乱反正,加以遏制的话,必然会有更多类似之事冒出来。到那时候,我儒家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将彻底被颠覆,国将不国

    即便朱祁钰有心维护陆缜,可在看到这些弹劾与控诉后,后背也不禁生出了一层冷汗,心里也是一阵紧张起来。

    因为就是他自己,也是认同这些说法的。女人在如今这个世道就该本本分分地在家中相夫教子,岂能随意外出抛头露面?更别提跟男人一样去那些工坊里上工赚钱了。那样一来,名声可就彻底毁了而这,也必然会冲击大明朝廷根基所在的儒家学说。

    “此风确不可长,朕得提醒陆卿几句,开海什么的确是好事,也能给朝廷带来利益,但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做的!”很快地,皇帝已经有了决断。当即就使出了应对某些不合心意的奏疏的终极办法留中。

    所谓留中,就是皇帝将臣子们送来的奏疏扣下之后不作任何的回应。一般来说,臣子上疏,只要言之有物,皇帝都该做出回应,无论是应还是否,就算是追究责任也是一种反应。可有些事情,皇帝却会不知该怎么反应,或是有所顾虑,那就用这留中的手段,扣下之后就当没这回事。

    虽然这是很消极的一种应对方式,但却也很有效。至少能让皇帝省却不少麻烦。等到几十年后,万历朝时君臣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留中就从偶尔解围的无奈之举变作了常用手段

    在朱祁钰看来,自己用上留中这一手后,事情应该就会消停下去,毕竟这事其实看着也不是太大,不就是一起风化案么?

    可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地出乎了他的预料。这几份弹劾其实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在发现天子对此不作任何表示后,更多的官员加入到了这场针对陆缜,捍卫礼义廉耻的争端里来。

    之后几日,接连有官员把弹劾陆缜的奏疏送进宫来,言辞是一个比一个激烈,都有人将陆缜称作国之大贼了,就仿佛只要皇帝不处置了他,大明朝就将因此灭亡一般。

    随后,他们又不再满足于只上疏言事,直接就在朝会,在廷议上公然提及此事,批判起陆缜在山东的种种叛逆之举,实在有违人臣之道。

    刚开始时,像于谦这样和陆缜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