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离性障碍4 新(第1/2页)  犯罪侧写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审讯室

    邹俊坐在审讯室的椅子上,他死死地地盯着他对面的镜子,不知是想什么想得出神,还是知道这面镜子背后站着好几名正观察着他的警员。

    “邹俊是吗?”齐警长走进审讯室。

    “嗯。”邹俊应了一声,没有回头,只是待齐警长坐在他对面后,视线才移到了他身上,“我犯了什么罪吗?你们把我带到警署?”

    “我们也想知道你犯了什么事,在我们的警官找你问话时,你才会逃走?”齐警长的声音不大,语速平稳,避免引起邹俊的警觉。

    “我欠了别人一笔钱,我怕他报了警。”邹俊盯着齐警长,不疾不徐地回答。

    “你在那里附近多久了?”齐警长没再追究他看到警察逃走的事,是想让他放松警惕。

    “不记得了,好几天了吧?”邹俊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是住在那附近还是在工作?”齐警长又问。

    “算是,两者都有?”邹俊停顿了一下。

    “你有没有见过可疑的人,比如打扮入时的女人或是行迹可疑的男人?”齐警长没有继续深究这个问题,而是又一次转移了话题。

    “没太注意。”邹俊耸耸肩。

    “那你见过这个人吗?”齐警长从手上的资料夹中拿出一张照片放在他面前。

    这是连环割喉案疑凶吴华的照片,照片中他躺在解剖台上,脸色煞白,锁骨两侧还有解剖刀剖开的疤痕,令他看起来像个被冰冻的僵尸。

    站在单透镜后面的几人屏住呼吸——这是齐警长的策略,先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消除邹俊的戒心,再抛出吴华的照片,如果邹俊否认认识吴华,说明他心里有鬼!成败在此一举!

    邹俊盯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才道:“这应该是我之前在蓝山的病友,但我听说他是杀人犯?”他说着抬头望向齐警长,等待他的回答。

    “你跟他熟吗?他有没有一些奇怪的表现?”齐警长没有回答邹俊的问题。

    “我记得他有抑郁症?好像后来自杀了?”邹俊用疑问的语气回答齐警长的问题,表示他的不确定。

    “你认识她吗?”齐警长又拿出了万淼生前的的照片,而不是她被杀后像人偶一样穿上婚纱摆放着橱窗里的照片,这么做是因为万淼的死并没有对外公开,如果邹俊表现出知道她死了,说明他与此案有关。

    邹俊看了半晌后方才回答:“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她怎么了?”

    “她也是蓝山的护士,你确定没见过?”齐警长再次试探他。

    “警官,蓝山的护士那么多,而且我已经出院很久了,怎么可能每个人都见过、都记得?”邹俊没好气地说。

    “那她呢?”齐警长没有找到邹俊话中的漏洞,只得拿出最后一张照片——这是今天在废弃旅馆发现的那具女尸。

    “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邹俊看着照片摇头道。

    邹俊模棱两可的回答让齐警长无法切入,他又问了邹俊一些问题,但都被他打太极般地推开,无法从他的话语中找到疑点。

    虽然邹俊在与齐警长的对话中没有露出破绽,但在深谙行为心理学的柏皓霖看来,邹俊绝不是他表现的那么无辜。

    姑且不说邹俊看到警察逃走的理由有多牵强,在齐警长问及他原因时,即便有合理的理由,正常人也都会紧张,这不是因为他在说谎,而是担心警察怀疑自己在说谎,但邹俊并没有丝毫慌乱和紧张,而是死死地盯着齐警长,说明他早就想到了措辞,他在回答的同时也在观察着齐警长,想看他有没有相信自己。

    转移话题是避开关键问题的典型做法,尤其在齐警长问及他是否认识吴华时以及跟他是否熟悉时,明明在吴华生前还见过他的邹俊没有用简单明了的方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