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4 章(第1/4页)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琴声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叹息声低而细,几不可闻。一曲阳关,已到尽头。

    烈日依旧高踞天上,俯视着其下蝼蚁一般的人群。高台下,挤满了从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看客,台上则分别置有两只蒲团,香花铺满。数名道童在台上四处游走,将纸符洒下,雪片一般落在躲避不及的看客身上,口中还念念有词。突然一声钟磬,众人大哗,再看是台上已经多了一个白须白眉的道人。

    “许zhēn rén!”

    围观众人已经开始叫起道人的名字来。那许zhēn rén双目微阖,任凭台下嘈杂,不言也不动。

    “升仙之时将至,不得耽误。还不快将人请上!”

    说话的是一旁的主祭官王君廓。随着他的话,两名身穿大红衣袍的男女从左右二侧踏上高台,盘膝坐在蒲团上。脸上均带着青铜制成的雨神面具,看不清面貌,正是自愿充当活祭的一男一女,刘全和李蘅。台下议论声更大,有摇头叹息的,有顶礼膜拜的,绝大多数人却只是好奇于接下来的热闹。

    钟磬再响,一名相貌伶俐的锦衣道童上前,捧着一只银盘,恭恭敬敬地向天再拜。盘中有一张薄薄的黄绢,是李世民亲笔所写,祭告天地之文。等他拜毕,来到许zhēn rén之前跪下。道人口中默念,蓦地拂尘一甩,一道火光直奔盘中御笔祭文而去,瞬间将那黄绢化成灰烬。台下一片啧啧称奇之声,都说zhēn rén法力高深。道童将银盘捧下,须臾取了无根净水来,把绢灰化入其中,分为两碗,端到蒲团上的两人前。男子毫不犹豫,一口气将水饮尽,那女子却只是端坐在那里,纹丝不动,一双手笼入袖中,也不曾拿出来。

    道人也有些诧异,睁开了眼。王君廓皱了皱眉,刚要走过去,却听台下有人大叫:“停下!快些停下!”

    来人骑在一匹快马之上,冲进场中。那马来得疾速,台下众人纷纷闪避,很快便让出一条路来。守在台下的兵丁想要拦阻,却见他身着军官服色,手中捧着一道圣谕,大声喝道:“圣上有诏,暂停祭祀!”

    这下全场哗然。来人从容下马,登上高台,躬身将圣旨jiāo到了王君廓手中。此人身形健硕,英姿焕然,正是勋卫府校尉尉迟方。

    “要朕下旨,停了祭祀?”大殿之上,帝王正注视着阶下青衫男子,目光中看不出喜怒之色:“为何?”

    “天时有常,天行有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凡事当顺势而为,不可勉强。”

    随黄门陛见的李淳风侃侃而谈,一旁的太史令傅仁均却忍不住了:“大胆!你是说我天要亡我大唐吗?”

    “错了。我朝文修武治,自当承天之佑。圣上英明神武,上天又岂会不恤民意?因此眼前之难只是一时,只要顺应天意,自然逢凶化吉,须臾可解。”

    “须臾可解?”裴寂不禁冷笑,“三月未雨,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这样的局面,叫什么须臾可解?当真是年轻狂妄,只知大言欺世!”

    李淳风却也不恼,微微一笑,道:“草民既然敢说可解,那就自然解得。只要将祭祀取消,今日午时以后,申时之前,必有雨水下降,连绵十日不绝。”

    顿时大殿上讶声一片。李世民沉吟未语,却见马周站了出来,躬身道:“臣与李淳风乃是旧识,愿以身家xìng命为他作保。日前长安城中瘟疫之难,便是李兄一力排解。此人胸罗广博,绝非大言欺世之辈,还请圣上明察。”

    这一来惊讶之声更盛,众人目光都集中在眼前低眉敛目的布衣青年身上。低首沉思片刻,李世民决然道:“传旨,停了祭祀。”

    “圣上,不可啊!”傅仁均慌忙奏道:“这祭祀的时辰,是许zhēn rén亲自推算出来的,错过了时刻便不能上达天庭。这李淳风不过一介凡夫,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