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五十 反套路(第1/2页)  春秋霸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赵雍一声令下,赵国境内风起云涌,廉颇与赵奢各自集结兵马,准备进攻相隔不过百里的魏国都城邺县。

    魏自百年前建国,始定都于安邑,后来迁到大梁。

    境内主要城市有大梁、邺县、魏县、陈留、馆陶、濮阳等地,面积算不上广袤,但人口却异常稠密,土地肥沃,经济繁荣。

    在历任君主的治理下,魏国逐渐崛起壮大,成为中原地区最强的国家之一。

    及至魏斯继位,任命李悝为相,辅以西门豹、翟璜、苏代等文官,使得魏国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人口迅速增长至四百万,成为天下的强国之一。

    而魏斯的同胞兄弟信陵君魏无忌因为礼贤下士,待人宽厚,抚恤百姓,名声远播,慕名来投的门客络绎不绝。

    鼎盛时期,信陵君门下的门客多达五千人,使得魏无忌与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名,并称为南北二公子。

    至于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为齐国现在是姜姓吕氏的天下,所以田文还只是齐国的一介普通文官。

    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更是连出仕都没有,此刻还不知道在那个墙角旮旯玩泥巴。所以世人只知信陵君魏无忌与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目前是不存在的。

    魏无忌不仅有能力有威望,而且还忠心耿耿,一直兢兢业业的辅佐兄长魏斯,努力发展魏国,在这个群雄并立的乱世生存壮大。

    魏斯也是用人不疑,委以自己这个一奶同胞的兄弟重任,让魏无忌有了用武之地,在军政上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在武将方面,魏斯提拔了庞涓、乐羊、尉缭、晋鄙等一批武将,锻造甲胄,制造兵器,训练士卒,使得魏国兵力逐年上升,鼎盛时期拥有二十三万带甲之士。

    即便强大如齐、秦,也会卖魏侯几分薄面,更何况其他中小国家,提起强魏谁不变色?

    但随着赵雍“胡服骑射”的改革,赵国迅速打败了北方的娄烦、林胡等少数民族,把赵国的疆域向北拓展了五六百里,占据了巨鹿、平原、常山、安平、渤海、河涧等地,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发展壮大。

    赵雍的能力不在魏斯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赵国的人才同样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文官方面,赵雍发现了蔺相如的才能后如获至宝,言听计从,使得赵国国力发展迅猛,经济突飞猛进,人口迅速增长。m.woquge.

    魏斯对庞涓最近的表现十分不满,诏书中的用词颇为严厉,不乏“屡战屡败、劳而无功、将骄兵庸”的字眼,责成庞涓火速退兵迎战赵国。

    庞涓、乐羊出征的时候带走了十万兵马,魏无忌与尉缭在大梁率领着五万兵马镇守魏国南方,抵御韩国的骚扰。

    这样邺城周围的兵力只剩下六万左右,其他的濮阳、馆陶、魏县等地有两万多散兵,面对廉颇、赵奢率领的十六万赵军,明显处在下风,形势告急。

    魏斯一边修书勒令庞涓退兵,一面命各郡县出榜募兵,感叹道:“唐国三面环敌,我魏国又何尝不是?”

    李悝摇头叹息:“这方离和他建立的唐国简直就是搅屎棍,搅的天下不得安宁啊!”

    放眼整个天下,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哪个国家也很难置身战争之外。

    唐国的敌人北有晋,东有魏,西面还有似敌非友的强秦。

    魏国的敌人西有唐,南有韩,北有赵。

    楚国的敌人东有吴,北有宋,西有秦。

    赵国在对抗晋、魏;韩国在挑战魏、郑。

    吴国与越国、楚国是死仇,齐国与鲁国的世仇已经持续百年,现在又和燕国结下了梁子。

    而秦国虽然处在最西方,近年来也在试图控制巴蜀,不断的派遣王翦、蒙恬自汉中与阆中攻掠蜀、巴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